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doc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doc

ID:50443500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doc_第1页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doc_第2页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doc_第3页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西夏五小胡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从其排列顺序可以看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文本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盎然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使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真正发挥其基础性和熏染性的作用。一、阅读兴趣的激发1、丰富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采,才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阅读的乐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角色置换,即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使静态的文字还原为栩栩如生的情境,学生更能充分

2、感受读书的情趣。2、引导课外阅读试推介三条途径:①故事梗概式。②触类旁通式。如在学习《灰雀》之前或之后,均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其他的故事。③设置悬念式。如有意讲一个《格林童话》中的童话并在精彩处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完成有关的阅读。   3、将知识生活化。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百看不厌,但是现在的动画片中蕴含了各种学科的知识,孩子们受益匪浅。4、善于劳逸调节。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很难坚持较长时间的阅读活动。因此,劳逸结合能够有效地组织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学习。如演一演,唱一唱,玩一玩,画一画,动一动(拍拍手、跺跺脚、扭扭腰等)。

3、二、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习惯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训练、矫正,必须从娃娃抓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使人终身受益。1、喜爱图书,爱护图书。2、讲究阅读卫生。如阅读姿势、写字姿势、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等。有些小学生翻开书本,习惯手指蘸口水,或者随意卷书角等,都应予及时纠正。3、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如准备工具书、笔和笔记本等。有句俗语说得好,“读书不带笔,就像吃饭不带筷子”。4、弄清阅读目的。也就是说,阅读前要先弄清楚阅读中和阅读后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完成哪些相关任务。“谈

4、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可见,弄清阅读目的,带着问题去读,可以少走弯路,提高阅读效率,使阅读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5、边读边记。如摘录或摘要,记心得体会,质疑问难标记等。“不动笔墨不看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俗语,强调的都是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笔行于思,读写结合的阅读习惯是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作家的成功经验。6、边读边想。即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要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就要坚持阅读时心无旁骛,锲而不舍,乐此不疲。有何心得有何体会,都要习惯掩卷而思。“学者

5、读书穷理,须有实见。”(教育家张伯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实见”。如学习《玩出了名堂》这一课时。我提出了几个问题:(1)列文虎克到底玩出了什么名堂?(2)他是怎么玩出来的名堂?(3)你在玩耍中又有什么新的发现?7、善于使用工具书。工具书是咨询的顾问,是无声的老师。阅读中遇到难认或意思不明的生字生词,应鼓励学生积极翻阅工具书,打破沙锅问到底。有利于学生“综合识字、早期阅读、自主实践、和谐发展”。8、咬文嚼字。即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谓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9、读书“四到”“五不”。宋代朱

6、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我们认为,朗读训练时还应该做到“神到”。“五不”,即朗读时“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10、默读“两不要”。即默读时不要出声、不要指读。这也是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之一。三、加强朗读训练。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要辅之以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将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我一般是采取以下两条途径来进行朗读训练:⑴教师范读“激情”→师生小结“言情”→学生依“情”朗读→体会感

7、情,了解文意;⑵学生尝试朗读“激情”→师生矫正“言情”→学生依“情”朗读→体会感情,了解文意。这里的这里的“情”,指的是课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自然段特定的语境和情境中所蕴含的感情。如在朗读《爬天都峰》这一课时,当指导学生朗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一句时,教师先后通过五次提示让学生反复朗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达到“知情合一”的教学效果。提示语笔记如下:⑴你能读出黄山高的感觉吗?(任意指名读)⑵你能读出他们看到黄山这么高时的惊讶和感叹吗?(任意指名读)⑶那么,你们能读出他们看到黄山这么高时的激动和兴奋吗?(任意指名读)⑷此时,你们都站在黄

8、山顶上,是兴奋还是激动,是惊讶还是感叹?把你的理解、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自由读)⑸让我们闭上眼睛,满怀深情地——啊!……(齐读)通过不厌其烦的朗读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