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ppt

盘状红斑狼疮.ppt

ID:50479070

大小:293.3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9

盘状红斑狼疮.ppt_第1页
盘状红斑狼疮.ppt_第2页
盘状红斑狼疮.ppt_第3页
盘状红斑狼疮.ppt_第4页
盘状红斑狼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盘状红斑狼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盘状红斑狼疮要点:面部为主的持久性盘状红斑、角化明显,慢性经过,愈后留有萎缩或色素脱失。盘状红斑狼疮(DLE)为慢性复发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其特征是有界限清楚的红色斑块(红斑),毛囊栓塞,鳞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萎缩等。女性多见,3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本病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中有差异。家系调查显示,DLE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中约10%~20%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有的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和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等,单卵双生发病一致率达24%~57%,而双卵双胎为3%~9%。2.药物药物致病可分

2、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DLE症状的药物,如保太松、金制剂等药物。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盐酸肼酞嗪(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3.感染有人认为,其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是慢病毒)感染有关。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病毒滴度增高,尤其对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型,EB病毒,风疹病毒和黏病毒等。4.物理因素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两个月后皮肤荧光带试验阳性,如预先服阿的平能预防皮损。亦有人认为紫外线先使皮肤

3、细胞受伤害,抗核因子得以进入细胞内与胞核发生作用,发生皮肤损害。寒冷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有些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曝晒后可演变为系统型,由慢性型演变成急性型。5.内分泌因素鉴于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此外口服避孕药可诱发狼疮样综合征。6.免疫异常一个具有DLE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各种诱因的作用下,机体的免疫机能紊乱。当遗传因素强时,弱的外界刺激即可引起发病。反之,在遗传因素弱时,其发病需要强烈的外界刺激。临床表现早期的DLE皮损为钱币大小红斑,境界清楚,上覆黏着性鳞屑,鳞屑下方有毛囊角栓

4、,剥离鳞屑可见扩张的毛囊口。病程慢性,红斑可扩大,周围有色素沉着,损害中心逐渐出现萎缩,微凹,色素减退。局限性DLE好发于面部,特别是两颊和鼻背,其次发生于口唇、耳廓、头皮等处,口唇及口腔黏膜的DLE损害呈灰白色斑块,可形成糜烂及浅溃疡,最后出现萎缩。播散性DLE皮损可广泛发生于四肢、手背、手指、躯干,最常发生于上胸“V”字形区和上肢。少数DLE病例皮损可自行消退,一般愈后遗留色素减退的萎缩性瘢痕,严重的瘢痕可引起毁形,头皮则形成萎缩性脱发区,容易复发,有时在日晒或过度劳累后加重,少数经久不愈的陈旧损害因局部用药不当或长期慢性刺激可发展

5、为鳞状细胞癌。DLE1.实验室检查约1/3的DLE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但一般滴度较低。播散型DLE有时可有白细胞减少,血沉轻度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球蛋白增高。2.组织活检组织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狼疮带试验(LBT)有助于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唇部有红斑、鳞屑、萎缩、糜烂、退色或色素沉着,病损有延及皮肤。2.口内黏膜呈灰白色斑块,可形成糜烂、溃疡以及萎缩。3.面颊部有蝶形红斑、鳞屑、角质栓、色素减退或萎缩。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扁平苔藓、银屑病、多行红斑、脂溢性皮炎及冻疮等鉴别。治疗与预防应早期治疗,以防永久性萎缩。必

6、须尽量减少在阳光或紫外线下暴露,外出时应采用防紫外线措施。1.局部药物疗法①皮质类固醇外用;②他克莫司外用;③液体氮或干冰冷冻疗法。2.口服药物治疗①抗疟药如氯喹等,氯喹有防光和稳定溶酶体膜、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黏附作用,病情好转后减量;②沙利度胺;③口服糖皮质激素。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