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

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

ID:50496849

大小:37.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假分数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假分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一:课前谈话:师:3月15日,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吗?(生抢答: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你还知道关于“3.15”的哪些知识?(生1:打假!生2:工商质检部门查处假药假货……生3:“3·15”的主题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简单地说,是要提倡真实诚信,反对虚假欺诈。(板书:真和假)在生活中如此,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更应如此。希望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能扎扎实实地学到最真的道理。[评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一片断更能适

2、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单纯的数学,更有育人的道理。]二、准备题:1、投影出示准备题,指名口答。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分数等于1?(分子等于分母)2、游戏①(出示例1),师讲解游戏规则:在涂色结束后,公布分数之前抢答出正确分数的,算赢。提前或推迟答出的都不算。②学生抢答后,统计赢的情况。(师表扬!)[评析:以竞赛的形式出现,既可以促进学生的竞争性,又能活跃氛围。]三、合作研究。1、发现问题:①师: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小于分母分子大于分母分子和分母相等

3、分子是分母的倍数)②师:请根据你们的发现,找出每种类型的分数。(板书相应分数)③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类型的分数,探索它们的奥秘。2、选择问题:①师:(手指上三种类型)在教学中,把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与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归为一类。这样,6个分数其实被分成了两类。请小组讨论后确定,你们组将要选择哪一类分数进行重点研究?②学生分组,自动选择各种类型,讨论后汇报。3、探究问题:①投影出示研究主要方面:这类分数有什么共同点?这类分数与1相比,谁大谁小?这类分数的名称是什么?(提示:可查阅教学书P78)②师巡视,参与探究。学

4、生把发现填入表格中。③分组汇报,总结出真、假分数的概念及特征。(板书:在“真”、“假”后填写“分数”、“分数”小于1大于1等于1)4、解决问题①投影出示例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②你还能举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③辨析:□/8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5、再探究: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研究?(分子是分母的倍数)你能再举2个这种分数吗?(根据回答同时板书)②想知道这类分数有什么奥秘吗?请打开书自学P87,找出其中奥秘。③学生汇报: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可以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这样的假分数化成整数。

5、如:4/4=4÷4=110/5=10÷5=2熟练以后,可以省略中间步骤。④学生书面齐练,完成练一练26、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合作研究出了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及它们的特征。甚至还能通过自学,找出了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分数的奥秘,把假分数化成了整数。[评析:以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带领学生走入研究性学习之门,在不经意之中,学生就能学到研究的方法,知道“什么是研究”、“怎样去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能充分采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使人人有所得,个个有收获。]四、反馈

6、练习(投影出示)1、填空: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个,其中最大的是();分母是6的假分数有()个,其中最小的是()。2、判断:①真分数都比1小。()②假分数就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③2/7的分数单位是1/7,2/7再加上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④4除5的商用分数表示是4/5。()五、阅读:(投影出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产生。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更详细的知识。[评析:课内延伸至课外,既可拓宽知识面,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六、总结: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真分

7、数或假分数说一句话吗?七、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略)2、课外作业:小组合作,以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主,为下节课设计一组复习题。[评析:课外作业的设计,是本课教学的浓缩和升华。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平台,体现了自主学习,自主设计的目的,是反馈,更是下一节课的准备!]课后反思:《新课程标准》全新地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愈来愈受到重视。在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时,我力图把研究带入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研究

8、,在研究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反思本课教学,有三点启示:其一,研究要有物。在选择可供研究的内容时,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尽量选择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避免使学生空想纯理论的东西,研究无物,言之无物。其二,要有实践空间。一幅好的水墨画,必须留有一定的空白。同理,在研究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实践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