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住学生的灵性.doc

粘住学生的灵性.doc

ID:50699494

大小:25.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13

粘住学生的灵性.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粘住学生的灵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粘住学生的灵性语文老师的最佳形象应该是怎样的?我想,除了“工作认真,热爱学生,有事业心”等这些套语外,语文老师在人们眼中一定应是“腹内有诗书,笔下有华章”的饱学之士。这样的要求或许近于苛刻,我常常感觉自己底气不足,充其量也只能叫做“合格”,而难进入“正宗”之列。不过,我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追求,做一辈子语文老师,便会有一辈子的遗憾,便总难找到自信,总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宗”的语文老师的形象。语文教学要真正吸引学生,一定要充满情趣,增加文化内涵。因为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课,它还担负着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些重要使命: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品味人

2、生的借鉴,陶冶他们的心灵,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师必要的牵连、引申、煽情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样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话来表达,课堂气氛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语文课上的语言,干瘪刻板,沉闷暗淡,就无法再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能引导学生进入佳境,遨游天山,欣赏月色,漫步园林,凭吊先贤;同样也不能使学生在那些振聋发聩的精辟议论面前拍案叫绝。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就是在教师富有情趣的讲解,独出心裁的教学安排中形成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灵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脑

3、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这个火把需要点燃的正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组织课堂的艺术与技巧,开卷能读,提笔能写,语必动情,文必动心,旁征博引,驰骋古今,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相关联系,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使我们的语文课的教学真正成为一种赏心悦目、充满魅力的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