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

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

ID:50933827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6

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_第1页
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_第2页
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_第3页
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_第4页
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谍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思才会有所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可从标题、重点词语和语句子、对比等处引导学生质疑,尽可能创设口主学习的空间和氛围,使他们在阅读中善思会问,质疑解难。关键词:语文课堂;质疑;释疑;主动权【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2-0108-01《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

2、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耍。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牛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我们有些老师习惯于自己生疑,让学生去思考。于是,教师煞费苦心地备问题、苦口婆心地问问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样的语文课表面看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已经打了折扣。因此,只有将生疑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及如何释疑上加以引导,才能将思和疑真正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语文课

3、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哪些地方质疑释疑?又如何质疑释疑呢?一在文章醒目标题处质疑释疑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阅读一篇文章的风向标,它在阅读教学中起到导向作用,它或暗示主题,或点明对象,或渲染气氛,或交代背景。对文章的醒目标题进行质疑释疑,就抓住了阅读的关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质疑:同学们看一下标题,你能从中品出哪些信息呢?生1: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罗布泊。生2:从“消逝的仙湖”,可以看出罗布泊以前是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生3:我想,这个题目还向我们传达出:课文要讲述的是罗布泊的发展变化,原

4、来的仙湖现在消逝了。生4:我认为,从“消逝的仙湖”还能品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对美丽的仙湖消逝的惋惜之情。师:你们品味的非常好,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出其中的情味,面対题目你产生了那些疑问?这时学生就踊跃发言,提出“昔H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呢?”从“生命的绿洲”到“生命的禁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恶果呢?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从课文中去解决。二在词语、句子语境义上质疑释疑词语、句了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单位,我们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各段落联系起來,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印象。如果对部分词语、句

5、子的语境义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往往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引导学生对词语、句子的语境义进行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如《背影》一文,其中有这么一句:“唉,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聪明”一词的语境义进行质疑释疑,学生就知道了“聪明”在文中并没有“智力发达”的意思,它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当年自以为是不理解父爱的深深自责,为下文写“背影”作了情感的伏笔,增添了感染的力度。)如讲授《济南和冬天》一课时,可提问:“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可引导学生从比喻句、拟人句进行理解,“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6、”,这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妙”在雪光、雪色;拟人句“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可让学生体会“妙”在雪态,其动人的形态不言而喻。三在对比鲜明处质疑释疑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它在增强表达效果、突出文章主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文章对比鲜明处质疑释疑,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有助于在借鉴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变色龙》一文对比手法运用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共有七次“变色”的杰出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哪句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学生能够找“狗的主人是谁”这句

7、话,因狗的主人变化而一再“变色”,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狡诈多变、媚上欺下的一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沙皇反动统治的黑暗。我们初中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愚公移山》中“愚公”与“智叟”的对比;《有的人》中鲁迅与反动统治者的对比;《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如果能够就这些对比鲜明之处引导学生积极质疑释疑,在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迁移等方面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穆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

8、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