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

ID:50959459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6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_第1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_第2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_第3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_第4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生物学复习提纲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营养物质: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本章内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第二节,培养基(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详见P75~81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不依赖任何有

2、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光能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微生物营养类型(Ⅰ)(参见P8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Ⅱ)(参见P82)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能以CO2为主要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例如,藻类及蓝细菌等和植物一样,以水为电子供体(供氢体),进行产氧型的光合作用,合成细胞物质。而红硫细菌,以H2S为电子供体,产生细

3、胞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例如,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光能无机自养型和光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可利用光能生长,在地球早期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H2S、Fe2+、NH3或NO2-等作为电子供体使CO

4、2还原成细胞物质。化能无机自养型只存在于微生物中,可在完全无机及无光的环境中生长。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及水环境中,参与地球物质循环;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有机物通常既是碳源也是能源;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所有致病微生物均为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参见P81)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腐生型(metatrophy):可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如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作为碳源;寄生型(parat

5、rophy):寄生在活的寄主机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离开寄主就不能生存;在腐生型和寄生型之间还存在中间类型:兼性腐生型(facultivemetatrophy);兼性寄生型(facultiveparatrophy);5.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prototroph)。营养缺陷型菌株经常用来进行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微

6、生物生长需要的生长因子与营养缺陷型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培养基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配置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参见P84)高浓度糖类物质、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

7、不仅不能维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反而起到抑制或杀菌作用。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或)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发酵生产谷氨酸时: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pH;水活度;氧化还原电位;1)pH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通常培养条件:细菌与放线菌:pH7~7.5酵母菌和霉菌:pH4.5~6范围内生长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

8、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或在进行工业发酵时补加酸、碱。2)水活度(参见P80)在天然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