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重复16充气雨衣教案一.doc

排除重复16充气雨衣教案一.doc

ID:50965676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排除重复16充气雨衣教案一.doc_第1页
排除重复16充气雨衣教案一.doc_第2页
排除重复16充气雨衣教案一.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排除重复16充气雨衣教案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作者及工作单位于都实验小学何小红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小林细心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动手发明充气雨衣的事。文章较长,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学情分析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要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

2、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亲近文本课前谈话二铺设情境自主质疑三整体把握扫清障碍四亲近生活理性思考五自主对话生成无痕1.CAI播放故事《电话的发明》2.(CAI出示爱迪生资料):这就是爱迪生,他是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1.同学们,你们知道雨衣吗?2.生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老师提醒大家“充”是生字,注意笔顺,并指导学生读课题。老师引导学生互相提醒在生字读音上要注意的地方。1.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质

3、疑的问题: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小林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2.学生汇报自学结果,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指导学生理解“徐徐”的意思,仿说比喻句。3.迁移学法,CAI出示自学提示:(表格:为解决“怎么样把新式雨衣叠起来?”难题,小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4.老师抛出问题:“同学们,有那么多的人穿过雨衣,为什么只有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1.说一说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已经改进了,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想一想,改一改。2.CAI出示奔驰车、火车、电子计算机等新旧对照,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展离不

4、开人类的不断发明,激励学生像小林学习。说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对爱迪生了解有多少?1.畅谈雨衣2.学生质疑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开火车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使学生能读准字音。2.游戏识字:男女生比赛“吹气球认词”,并汇报识字结果。1.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到答案,并汇报。2.理解“这个难题”是指什么,以及“一直”和“……”所蕴含的意思。3.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为了解决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的难题材,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4.同桌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5.学生个性表达,从而进一步体会出小林那种贯穿始终的好品质。6.学生以

5、参观者的身份来称赞小林。①把《充气雨衣》这个故事讲给你最要好的朋友或家人听。②动动脑,做个小制作。以视频故事《电话的发明》为切入点,引导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让学生说说对电话的发明者爱迪生了解多少,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把问题作为学生阅读课文的一把金钥匙,以问题指导朗读,实现学生自主意义上的阅读。针对本课生字字形复杂、字音难记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竞赛争胜中识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字眼,并从字眼中想开去,让那枯燥的铅字成为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面,使学生从深层次领悟了文本的真正内涵。以默读解决课文重点问题,以品味朗

6、读强化发明了过程中“看、想、做”内容,从中通过文本言语让学生感悟到小林“爱思考”的“勤实践”的好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在品读感悟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多种动态语言实践,说话、复述、想像、转换等,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语感。此环节进一步开发文本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板书设计充气雨衣想旋转起来的裙子想塑料救生圈做雨衣做充气雨衣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为了抓住低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我有意突出了识字教学的成分,设计了男女生比赛的识字环节,同时交流记字方法。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生字放入词语个句子中,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识字环境,同时又

7、能达成记词读句的目标,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识字教学还是收到了应有的成效。学生的参与面也较广,大多数学生在识字环节中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我还在理解课文内容适时指导朗读,如“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学生很容易读破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能有效克服难点。除了识字环节体现出了明确的意图,最后的拓展环节也同样体现出明确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联系到身边的事物,启发思考,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用品也可以通过改进变得更加方便。我选择了学生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