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

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

ID:51121625

大小: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9

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_第4页
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和玉屏风颗粒,对照组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疗程均为2周。用药结束后分别进行近期(停药后第1天)和远期(停药后1年)疗效观察。结果停药后第1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停药后1年,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效率为6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8%,在近期和远期疗效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变应

2、性鼻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上均优于氯雷他定片,能够延缓疾病复发,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注射;玉屏风颗粒;疗效观察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4]。症状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黏膜苍白水肿4个主要表现,1年内发病日数累积超过6个月,病程至少1年,排除并发严重心、肝、肾、脑、血液等系统疾病患者;不能坚持治疗者及不合作患者。12一般资料选择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56例作为治疗对象,病例均来自耳鼻喉科门诊。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和玉屏风

3、颗粒组(以下简称治疗组)28例,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组(以下简称对照组)28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5例,平均331岁,病程15~10年,平均423年。对照组中,男14例,女14例,平均352岁,病程2~11年,平均452年。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取双侧迎香穴、足三里穴,药用2%利多卡因1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曲安奈德注射液2ml混合均匀后局部穴位注射,每穴lml,隔日一次,连用三次。同时配合玉屏风颗粒(盈天医药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服用,每天3次,每次1袋,2周为

4、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止一切其他治疗。12对照组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60150),2次/d,2周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止一切其他治疗。3疗效判定21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标准进行评定[4]。根据症状轻重分为3级计分。1分:间断鼻痒,喷嚏1次旷9个,偶有鼻堵,每日扌鼻鼻次数W4次。2分:鼻痒有蚁行感,但可忍受,喷嚏1次10~14个,有明显鼻塞,每日扌鼻鼻次数5〜9次。3分:症状重,鼻痒蚁行感难以忍受,喷嚏1次±15个,几乎全天用口呼吸,每日攥鼻次数210次。

5、体征分级: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记录为3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录为2分;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录为1分。12于治疗结束后第1天及第15天对2组病例分别进行积分,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合,并进行评定。积分改善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X100%。显效:积分改善率$51%;有效:积分改善率在50%〜21%;无效:积分改善率W20%。4结果停药后第1天,治疗组28例,显效14例,有效

6、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28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o停药后1年,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8%。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28%。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5典型病例张某,男,35岁,教师。以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伴鼻塞3年于2006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每次发作时喷嚏连打4〜5个,每日扌鼻鼻10余次,常感鼻塞。前鼻镜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鼻道有较多水样分泌物。

7、舌淡苔白,脉细弱。诊断为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鼻軌(肺脾气虚型)。采用穴位注射3次,同时配合玉屏风颗粒,连服2周后,症状消失,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偶有鼻塞。6讨论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阵发性喷嚏频作,大量水样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对于该病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效、理想的方法,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是针对变应性鼻炎不同的发病环节而发挥作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由于作用机制的不同,在对变应性鼻炎不同症状的控制上有所侧重,所以其临床疗效不佳,而且可能会出现毒副作用,存在较多问题[5]。免疫疗法,变应原较难确定而且标准难

8、以统一,起效慢,疗程长,不宜坚持,难以治愈;药物治疗以抗组胺药、收缩血管药、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等为主,此类药物多为对症治疗,虽然改善症状较快,但毒副作用大;其次是神经切断术、电灼术等手术治疗,而手术又为多数患者所难以接受。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軌”的范畴。几千年来,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到预防治疗都积累了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