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技术.pdf

浅谈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技术.pdf

ID:51284148

大小:1.85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3

浅谈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技术.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浅谈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技术浅谈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技术王凡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国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确定,中国铁路的发面盲沟一道,以截排洞外汇水,进洞方向左设汇水井一座,C20素展,已逐步由“普通列车”走向“高铁时代”。而隧道工程则是铁路土混凝土浇筑,静空3×3×3m,侧壁及底板厚度30cm,采用一台抽水机建工程的重点,近些年来频繁出现的长大隧道往往由于地质地貌、抽排。同时洞外水沟作成不小于2‰的反坡排水。边仰坡按设计工作面数量限制等因素成为制约高铁修建工期的关键因素。如何坡度一次修整到位,并及时对边仰坡按

2、设计进行锚喷支护,以防止有效实现长隧道短施工,缩短施工周期,是一个所有施工单位共同围岩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新建杭黄铁路先期段HHXQZQ-1标天目金川斜井排水为反坡排水,采用高扬程大流量分段逐级接力山隧道的施工情况,介绍了富水岩溶地区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方法机械抽排方式。洞内路面设1%一字型横坡,一侧设0.4m×0.6m的及特点。纵向排水沟,间距50m设一临时集水井,水井的大小和间距根据地关键词: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技术下水渗流情况适当调整。掌子面积水采用多台小型移动潜水泵将积水抽至附近

3、水箱式移动水仓(容量4~6m3)内,再由潜污泵抽至下一、工程概况一级泵站水仓,如此接力抽至洞外污水处理厂。施工至正洞相交天目山隧道地处中低山区,位于天目山山脉西南,隧址区起于处,在靠斜井段左侧设一大型集水井(根据洞内水量设置集水井大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徐家庄村,止于安徽省歙县三阳乡黄坞村,起小),用于正洞施工污水集中,然后采用大扬程抽水机排至洞口外止里程为DK201+823~DK213+836,全长12.013Km。设计为单洞污水沉淀池。双线隧道,最大埋深约740m,隧道设置三座斜井。本文以其中一座本段灰岩

4、地层岩溶水,构造裂隙水发育,最大涌水量为金川斜井为例进行阐述。11113m3/d,斜井坑道在此范围出现岩溶水突水、突泥可能性大。在1.选择位置依据做好开挖支护的同时,应做好沉降观测及超期地质预报,并制定突(1)增加斜井后能确实有效地缩短工期。(2)有较好的施工用泥、涌水应急预案。水、用电等外部环境。(3)有较好的施工条件、场地及弃渣用地。(4)(1)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设置斜井的位置尽量少占用场地,避免拆迁。(5)斜井的选线尽量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和调整提

5、供依据,是避免房屋建筑,以减少施工干扰。(6)经济合理的原则。综合上述确保施工及结构运营安全、指导施工程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因素,其中一座金川斜井位于金川乡里坑村附近,线路前进方向左段。根据实际情况,斜井主要量测三个项目:地表沉降、拱顶沉降、侧,与线路交于DK209+300处,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58°,斜井综净空变化。其中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5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合坡度9.27%,斜井平长2379m,斜长2390.39m,斜井井底设置紧急埋设3个量测点,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

6、避难所。承担正洞小里程方向1100m、大里程方向1301m施工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地表沉降5m一个断面,每个任务。断面埋设7个量测点,间距2m,在开挖前取得初读数。监控测量频二、地质情况率一天一次,监控量测信息应及时反馈,指导后期工序的施工。施1.地质岩性工过程中将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及时修正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金川斜井以硅质泥岩、碳质泥岩和灰岩为主。(2)地下水发育的岩溶隧道,当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原2.不良工程性质则可能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环境遭到破坏时,应采取“以堵为主、(1)金

7、川斜井X3DK0+970~X3DK1+250段为蓝田组灰岩,测绘限量排放”的设计原则。可见小溶洞,是安徽省的重点灾害点之一。本段灰岩地层岩溶水,(3)积极发挥超前地质预报作用隧道围岩地质复杂,需综合超构造裂隙水发育,斜井坑道在此范围出现岩溶水突水、突泥可能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测掌子面前方岩溶发育情况(规模、性质及位置性大。等)、地下水赋存情况(水量及水压等),并用超前探孔进行验证,据(2)金川斜井井身穿越F5、F6断层。其中断层F5为一正断层,此进行突水突泥危险性判别。沿断层走向多有断层陡崖分布,其岩体破碎,

8、构造裂隙水较发育。(4)地质预报可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该断层走向沿一河流,河底标高高于隧道洞顶标高,存在一定的水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对围岩力联系,隧道在修建时易产生河水渗漏等环境地质问题;断层F6破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碎带及断层影响带为一区域性正断层,断层视倾角约82°,断层带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岩体破碎,构造裂隙水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