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教案.doc

语文园地六教案.doc

ID:51844442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语文园地六教案.doc_第1页
语文园地六教案.doc_第2页
语文园地六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六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总结课题:《语文园地六》主备人:周水珍各抒己见授课人:吴竹青教学要求   1、发现汉字结构特点。   2、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3、积累词组。   4、学会填标点。   5、朗读儿歌。   6、口语交际。   7、才艺展示。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2、感受情境,填写标点。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献爱心的思想与行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爱的奉献》的歌曲磁带,画面。  课时划分:   四课

2、时第一课时  一、识别字形   1、出示生字,学生拼读,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3、学生仿照例子写一写。   4、教师擂台读   5、学生结合此特点想想还有哪些熟字是这种构字特点。   6、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7、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分一分。  二、我会填   1、学生读句子,并拼读要填写的字。   2、学生填写教师指正。   3、引导学生说说:多音字的特点。   4、说说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师小结。  三、课堂回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说说特点。   2、朗读句子,举

3、例。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开动“知识快车”,教学活动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收获装入“小成果袋”内,然后再有选择地“买票上车”。这样的活动,貌似无序,但却会有很多内在的规则支持着有序的运作,学生会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人。《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更应如此。3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先自读词语,找出不认识的字。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多想多说。   3、小组读,全班读。  二、我会填   1、学生试读句子,体会语气。   2、请学生读,大家指正。   3、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问号。 

4、  4、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感叹号。   5、同桌之间试用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对话。  三、我会读   1、结合字音,学生自读。   2、分组朗读短文。   3、同学们理解:藤和瓜为什么很好?   4、看图朗读。   5、想象情景朗读。   6、看课文插图朗读。边读边表演。   7、教师与学生一起读。   8、同学们说一小段话,交流评比。   9、教师引导,学了短文后的想法。第三课时  一、游戏导入,深入感受   1、让学生扮演盲人,然后让他们说说看不见有多么不方便。   2、让学生扮演残疾人,让他们

5、说说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组讨论,我们和残疾人相比有哪些优势。   4、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二、想想说说   1、谈谈自己在路上会看见有哪些残疾人,有哪些行动的不便。   2、出示图片,想想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做?   3、教师引导指正,大家评论。   4、残疾人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  三、实际演练    让一位学生扮演盲人过马路,另一位同学给他帮助,把说的和做的表演出来。  四、提出倡议。3第四课时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学生跟唱。   2、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6、。  二、认读歌词   1、教师出示歌词。   2、学生试着读一读,教师指正。  三、展示日记   1、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   2、大家评一评日记写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华   1、合唱歌曲,谈谈你的感想。   2、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该怎样做,举例说说。 [教学反思]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语文终究姓“

7、语”,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形象不能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充满个性思辩和众人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空间的知识框架。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千方百计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将知识积累、储存。因此,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开动“知识快车”,教学活动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收获装入“小成果袋”内,然后再有选择地“买票上车”。这样的活动,貌似无序,但却会有很多内在的规则支持着有序的

8、运作,学生会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人。《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更应如此。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