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

ID:52175133

大小:1.97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3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efeiUniversity建筑系馆调研报告专业班级:12建筑学(二)班学生姓名:黄传林学生学号:1201082007老师姓名:王娅完成时间:201503建筑系馆调研报告调研目的: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建筑系馆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为自己接下来要做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调研时间:2015年3月调研对象:清华大学建筑院馆、深圳大学建筑系馆建筑系馆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建筑。首先,专用教室是建筑系独有的教室类型,学生们在设计教室中进行设

2、计、制图、绘画、做模型等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氛围。其次,建筑学专业教学需要进行作品的交流,因此建筑系应有足够的图纸和模型展示空间。第三,在空间上,建筑系馆是学生理解和体验空间的最方便、最直接的地方;同时,在细部上,建筑系馆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对启蒙中的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标准,是学生们学习设计的参照物。因此建筑系馆应满足一下要求:1.建筑功能满足相应规模及行为要求。2.功能合理,流线顺畅,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3.建筑造型在符合该类建筑特征,体现建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可有个

3、人风格,注意与周围建筑的呼应,突出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色。4.教学用房部分设计结合环境与气候。5.室外场地应考虑汽车和自行车的停放。6.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7.与现在建筑馆有方便的联系。网上调研:鉴于我们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建筑系馆,我们平时也无法近距离的接触它,感受建筑系馆里面的气氛。因次我对建筑系馆的了解也不多,所以这次我调研的方式是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队清华大学和深圳大学的建筑系管进行分析。一:清华大学建筑院院馆1、简介清华大学建筑院院馆位于清华大学主楼前广场建筑群中,建成于1990年代。建筑分南楼、北楼、

4、中楼三个部分,均为5层。其中南楼和中楼为建筑学院所属,北楼为继续教育学院使用。2、基本布局南北中三楼呈U字形布局,中间围合出一个向东开口的三合院,节能楼的建成将东边的开口遮挡了一部分,进一步加强了内院空间的围合感。这个内院除承担少量的交通功能以外,很少有人使用。南楼和北楼均是中间走廊,两边教室的空间布局方式。中楼内为较大的公共空间,如报告厅,多功能厅,图书馆等。整个建筑空间封闭,空间之间缺乏联系。3、轴线分析从建筑馆的整体布局来看,存在着一条东西向的轴线,整个建筑在南、西、北方向上的三个体块形成U形的布局,并围

5、合形成了中间的庭院。对于一幢教学楼来说,不去追求形体的过份变化,而讲求一种朴素大方的风格无可厚非。因此,建筑馆的南北两翼外立面都很简洁,反映出了教学楼的特征,西立面也是对称的形式,在主入口处重点着以笔墨,突出了磨光花岗石饰面的门廊,显现出建筑学院的标志,具有古典建筑严谨挺拔的韵味。在平面布局上,除了正中的一条主轴线外,建筑的南北两翼也都基本按各自的次轴线对称布置。比如建筑南翼各层都有一条走廊贯穿中央,串联着两侧的房间,这种布局对一层和二层的办公室的布置还好,同时由于中间的庭院使得两侧的房间都能对外开窗一层平面图

6、。4、建筑系馆的改造存在的问题1:设计教室:建筑系馆设计教室十分拥挤杂乱,人均面积约2.7㎡。由于教室私密性较差,许多同学用隔板将自己的座位围合起来,更显得狭小混乱。教室内缺乏储物空间,丢东西的现象十分普遍。2:展览空间:现在建筑系馆内的展览空间很少,且多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真正位同学交流学习的展览空间严重不足。3:使用面积:缺乏公共空间,模型室面积不足,营造学社迁至清华建筑学院,现无空间安置。4:建筑生态:通风采光条件差,建筑能耗高。由于建筑形式的问题,钟楼的通风采光问题比较严重。现有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性能较差,

7、造成建筑能耗高。解决方案增加面积、合理布置所需的功能是对建筑系馆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如何使室内空间丰富、有趣味,体现出一个建筑系馆的特点,才是本方案的重点和难点。在对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思考之后,便产生了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取消现状中间走廊两边房间线性空间组织方式,采用大公共空间内镶嵌各种不同性质小空间的组织方式。二:深圳大学建筑系系馆一:简介深大建筑系馆位于北校门入口西侧,四周有道路环绕,南侧是网球场馆,东侧是友谊林,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同时建筑和环境融合的恰到好处,给人舒适的感觉。深圳大学建筑系是国内

8、唯一一所与建筑设计院相互支持,有分有合,统筹兼顾的单位。教学机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发挥建筑系与设计院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的长处,积极创造出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环境。二:基本布局1分区:系馆南侧主要为教学区,系馆北侧主要为办公区。庭院与建筑相融合,使得建筑与室外环境相得益彰每一个区的中庭都是空间展开的中心,也是建筑交流的中心。教研区的中央是一个贯穿三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