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珠光油墨与凹版印刷适性研究.pdf

水性珠光油墨与凹版印刷适性研究.pdf

ID:52363085

大小:579.3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上传者:U-14520
水性珠光油墨与凹版印刷适性研究.pdf_第1页
水性珠光油墨与凹版印刷适性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性珠光油墨与凹版印刷适性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水性珠光油墨与凹版印刷适性研究齐清美1张燕2岳勇1李军2魏泽阳2孙李娟1徐海涛1(1.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100;2.青州新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山东青州262500)摘要:根据溶剂型油墨版辊类型与工艺参数的要求,研究水性油墨版辊类型工艺参数,通过印刷版辊工艺的改进及印刷设备参数的优化,将适用于柔性版(凸版)印刷的水性油墨实际应用于凹版印刷中,实验结果表明:用该凹版机印刷的商标中溶剂残留总量低于标准限量要求,产品质量符合生产技术要求。关键词:凹版印刷;水性油墨;溶剂残留传统的凹版印刷使用的印刷油墨大都是溶剂型油墨,在使用过程中各种溶剂与空气中的一些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毒、有害的排放气体。而应用于柔性版印刷的水性油墨添加剂主要为水、乙醇和树脂,有机化合物溶剂残留含量极低,对环境污染小。水性油墨在应用过程中,在干燥性和附着力等方面与传统溶剂型油墨相比略显逊色,且存在暗影、印版耐印力低、易糊(堵)版、实地流平性不好等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联机凹版印刷、醇溶性和水性油墨结合使用的方法,以满足高档卷烟商标的复杂工艺要求。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溶剂型油墨版辊类型与工艺参数的要求,研究水性油墨版辊类型工艺参数,通过印刷版辊工艺的改进及印刷设备参数的优化,将适用于柔性版(凸版)印刷的水性油墨实际应用于凹版印刷中,降低材料中溶剂残留总量,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实验设备及仪器210∥m2玻璃卡纸(上海伟业公司),水性油墨(昆明彩丰公司)l褐、黄珠光粉(广东);95%乙醇(青岛彭锦化工有限公司),环保型树脂(济南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Lemanic820型8色凹版印刷机(德国博斯特公司);X—Rite530密度计(美国爱色丽公司)lHP6890型顶空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公司)}CR-410色差仪(美能达公司)。1.2检测方法印刷后的成品依照《(卷烟条与盒包装纸印刷品》(YC/T330—2014)标准进行质量指标检测,采用((烟用纸张中溶剂残留的测定顶空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YC,r207--2014)检测成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2结果与讨论2.1凹版印刷版辊的类型及工艺参数分析公司在产产品所用凹印版辊均为电子雕刻,电子雕刻网线范围40-70线/cm,网穴深度50-90斗m,网穴形状为“V”字形,而激光雕刻网线范围可在5-250线/cm之间,网线范围更宽,网穴深度可达到250斗m以上,网穴形状为“u”字形,与电子雕刻相比其储墨量、上墨量更大,油墨转移率更高,转印效果更佳。水性油墨用凹印版辊表面光洁度方面要求较高,如若印版表面光洁度不高,油墨版辊与油墨刮墨刀接触表面容易造成留墨现象,由于水性油墨转移性极好,刮墨刀刮过之后附着在凹印版辊表面的油墨极易转移到承印物上,导致印品挂脏。需要通过加大刮墨刀的压力来避免,因此对凹印版辊的表面电镀层有较高要求,若表面镀铬层硬度不够,将直接缩短凹印版辊的使用寿命。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初步确定版辊工艺参数和设备优化参数,并与溶剂型油墨凹印版辊进行工艺参数比对。表1水性珠光油墨用凹印版辊与溶剂型油墨凹印版辊工艺参数比较项目色序列对应数据深褐专黄褐珠光黄珠光永性油溶剂水性油溶剂水性油溶剂水性油溶剂墨型墨型墨型墨型版辊激光雕电雕激光雕电雕激光雕电雕激光雕电雕性质刻平面六角型方型六角型方型六角型方型六角型方型孔型侧面孔型U型V型U型V型U型V型U型V型铬硬93489693589093588493488l度网线8570856054405440网澡33.349.732.455.552.889.652.889.6光洁O.030.0320.0330.030.0350.036度墨刀35。38。35。38。35。38。35。38。角度烘箱95℃85℃95℃85℃95℃85℃95℃85℃温度2_2水性珠光油墨在凹版印辊的上机试验分析通过上机试验,改进后的凹版印刷版辊尺寸和版轴尺寸均未发生变化,印刷机运行平稳,确定水性珠光油墨对凹版印刷机的运行状态无影响。但是部分产品出现流平不佳、水纹及轻微脱色现象,且产品表面干燥效果略差,印品表面出现微粘现象,造成印后模切工序的不断停车,降低了工作效率。对版辊工艺参数、油墨粘度、烘箱温度等进行调整。刮墨刀与凹印版辊的角度保持35。不变,将烘箱温度由原来的95℃调整为100℃,根据产品质量分析结果,及各色系单色上机试验92l扎,哲理2017年01月 情况,对褐色和褐珠光参数进行调整,验证凹版印辊对水性油墨上机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上机试验,改进后的凹版印刷版辊尺寸和版轴尺寸均未发生变化,印刷机运行平稳,水性珠光油墨对凹版印刷机的运行状态无影响。2.3试样色差、外观及VOC检测结果及分析利用改进后的凹版印刷机,依照标准样要求印刷成品后,取样并制备检测试样,试样各指标的检测结果见表5。表2试样各指标的检测结果项目指标检测值溶剂残留总量(mg/m2)≤100.045.0溶剂杂质(rag/m2)总量≤10.O5.4苯系物≤1.OO.25芸≤O.02无检出版面色差CIEL*a*b*AEab≤2.00.8警语字体与警语区背景色差△Eab≥4050套印误差≤0.3mm,有对称要求的图案位置偏差≤0.4mm。表面≤1.Omm的脏污点或气泡点不应多于2个;次要部位外观合格>1.Omm的脏污点或气沲点不应多于1个,主要部位不应有>1。Omm的脏污点或气泡点。3结语根据对凹版印刷版辊工艺的改进及印刷设备参数的优化,成功实现了适宜于柔性凸版印刷的水性珠光油墨在凹版印刷设备上的应用,降低了产品中乙酸正丙酯跟丙二醇甲醚的残留量,有机化合物溶剂残留含量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由于水性油墨融合于水的特性,使用水性油墨印刷时清洗的介质主要是水,方便清理印刷设备,解决了溶剂型油墨印刷设备必须用乙酸正丙酯等有机溶剂才能清理的难题,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参考文献:[1]刘波.凹印水性油墨印刷问题浅析[J】印刷世界,2011(1):4.5.[2]张彪,胡更生,李阳,等.凹印水性油墨与溶剂型油墨印刷性能对比[J】.印刷杂志,2011(12):46.49.【3】于殿友.探讨水性油墨在凹印烟标印刷上的应用【J].印刷杂志,2006(6):26.28.(上接第91页)系统并实现对斗轮机的控制;同时,斗轮机PLC辅系统的控制信号收集堆料运行、取料运行、变压器温度高报警、变压器温度高高跳闸联锁等信号,并把本端的工作状态信号实时传给主系统。该设备的主辅系统具有无线双向控制功能,两台配对使用主系统设备和辅系统设备相互控制,输入状态控制对方设备的输出,设备具有自诊断功能、检测对方设备是否在线、故障输出报警等功能,具有配置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性能稳定等性能。4输煤程控与斗轮机监控数据传输结构4.1原设计数据通讯结构输煤程控与斗轮机控制均采用PLC系统控制,斗轮机的运行需要与输煤程控进行通讯的信号有启动堆料、启动取料、停机信号、堆料运行、取料运行、变压器温度高报警、变压器温度高高跳闸等一系列控制及连锁点。控制点的通讯采用扁平控制电缆连接,在斗轮机的移动过程中,斗轮机卷缆系统中的卷盘电机带动卷盘对扁平控制线进行收放,实现移动过程中信号稳定传输的目的,示意图如下图(一)所示。4.2无线传输系统结构:中间继电器柜取消斗轮机扁缆控制传输方式改为无线通讯数据传输方式,斗轮机的运行与输煤程控进行通讯启动堆料、启动取料、停机信号、堆料运行、取料运行、变压器温度高报警、变压器温度高高跳闸等一系列控制及连锁信号均通过硬接线引入无线通讯模块,从而实现无线传输进行通讯,斗轮机其他的PLC系统软硬件均无需进行改动,改造后系统机构图如图(二)所示:脚绷醯磊喜唑!兰竺匿竺竺j5结语目前企业中,蒸发塘、火车轨道衡、输气管线等装置生产设沲布置较为分散,数据采集比较困难,数据传输距离远,将大量的监控数据通过硬接线的方式通讯的控制室难于实现耗资较尺,况且在极端天气下维护费用较高,故障率更是高居不下。卮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企业在生产控制领域突破了氏距离传输技术瓶颈,有效解决了现有远程监控信号通过硬接线传输形成的缺陷以及带来的系统隐患。2017年01月化善虿碍『93秘黼㈤篱哪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