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

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

ID:52770892

大小:4.38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3-08

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_第1页
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_第2页
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_第3页
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_第4页
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压元件与系统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李壮云 20_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ZW主编第二十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第一节 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第二节 油液污染度等级及其测定第三节 过滤原理、过滤器结构及其性能参数第四节 过滤系统的设计第五节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与管理第一节 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一、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二、固体颗粒污染物及其危害三、空气侵入及其危害四、水的侵入及其危害一、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1)残留的污染物(2)侵入的污染物(3)生成的污染物(4)已被污染的新油(1)残留的污染物新的液压设备中往往包含一定数量的残留污染物,包括元件和系统在加工、装配、试验、包装、

2、储存及运输过程中残留下来但未被清除的污染物。典型的残留污染物有毛刺、切屑、飞边、土、灰尘、纤维、砂子、潮气、管子密封胶、焊渣、油漆及冲洗液等。(2)侵入的污染物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能侵入液压及润滑系统中,侵入的主要途径有油箱通气口和液压缸活塞杆。另外,还有注油和维修过程侵入的污染物。(3)生成的污染物元件磨损产生的磨屑、管道内的锈蚀剥落物、油液氧化和分解所产生的固体颗粒和胶状物质等均为生成污染物。其中磨屑是系统中最危险、最具破坏性的污染物。(4)已被污染的新油新油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从炼制、分装、运输和

3、储存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另外,新油在长期储存过程中,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有聚结成团的趋势。二、固体颗粒污染物及其危害(1)元件的污染磨损 固体颗粒进入元件摩擦副间隙内,对元件表面产生磨料磨损及疲劳磨损。(2)导致元件卡紧或堵塞 固体颗粒进入元件摩擦副间隙内,可能使摩擦副卡死而导致元件失效;进入液压缸内,可能使活塞杆拉伤。(3)加速油液的性能劣化及变质 油液中的水、空气及热能是油液氧化的必要条件,而油液中的金属微粒对油液氧化起着催化作用。三、空气侵入及其危害1)降低油液的容积弹性模量,使系统的刚性和响应特性变差。

4、2)导致气蚀,加剧元件表面材料的剥蚀与损坏,并且引起强烈的振动和噪声。3)空气中的氧将加速油液的氧化变质,使油液的润滑性能下降,酸值和沉淀物增加。4)油液中的气泡破坏摩擦副之间的油膜,加剧元件的磨损。5)由于气泡的存在,使油液的可压缩性增大,不仅在压缩油液过程中要消耗能量,而且使油温升高。四、水的侵入及其危害1)水与油液中某些添加剂和清洁剂的金属硫化物或氯化物作用,产生酸性物质,对元件产生腐蚀作用。2)水与油液中某些添加剂作用,产生沉淀物和胶质等有害污染物,加速油液的劣化变质。3)水使油液乳化,降低油液的润滑

5、性能。4)在低温工作条件下,油液中的微小水珠可能结成冰粒,堵塞控制元件的间隙或小孔,导致元件或系统故障。第二节 油液污染度等级及其测定一、固体颗粒污染等级的表示方法二、颗粒污染度的测定方法1)质量污染度。即单位体积油液中所含固体颗粒污染物的质量,一般用mg/L表示。2)颗粒污染度。即单位体积油液中所含各种尺寸范围的固体颗粒污染物的数量。颗粒尺寸范围可以用区间表示,如5~15μm、15~25μm等;也可以用大于某一尺寸表示,如>5μm、>15μm等。一、固体颗粒污染等级的表示方法一、固体颗粒污染等级的表示方法1

6、.SAE749D污染度等级标准2.NAS1638污染度等级标准3.GB/T14039—2002《液压传动 油液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1.SAE749D污染度等级标准2.NAS1638污染度等级标准3.GB/T14039—2002《液压传动 油液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1)代码的确定(2)用自动颗粒计数器计数时,油液颗粒污染等级代号的确定(3)用显微镜计数时,油液颗粒污染等级代号的确定(1)代码的确定代码是按照1mL油液中的颗粒数来确定的,共分30级,见表20-3。1mL样液中颗粒数的上、下限之间,采用了通

7、常为2的等比级差,代码每增加一级,颗粒数一般增加一倍。(2)用自动颗粒计数器计数时,油液颗粒污染等级代号的确定1)应使用按照GB/T18854—2002规定的方法校准过的自动颗粒计数器,按照ISO11500或其他公认的方法来进行颗粒计数。2)油液颗粒污染度用三个代码来表示:第一个代码按1mL油液中颗粒尺寸≥4μm的颗粒数来确定;第二个代码按1mL油液中颗粒尺寸≥6μm的颗粒数来确定;第三个代码按1mL油液中颗粒尺寸≥14μm的颗粒数来确定。3)在应用时,可用“*”(表示颗粒数太多而无法计数)或“—”(表示不需

8、要计数)两个符号来表示代码。4)当其中一个尺寸范围的原始颗粒计数值小于20时,该尺寸范围的代码前应标注“≥”符号。(3)用显微镜计数时,油液颗粒污染等级代号的确定1)应按ISO4407:1991《用光学显微镜计数法测定颗粒污染》的方法进行计数。2)用显微镜计数时,油液颗粒污染物的等级代号由两个代码来表示:第一个代码按1mL油液中颗粒尺寸≥5μm的颗粒数来确定,第二个代码按1mL油液中颗粒尺寸≥15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