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

ID:5288747

大小:188.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_第1页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_第2页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_第3页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_第4页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_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_蔡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4月社会科学家Apr.,2011(第4期,总第168期)SOCIALSCIENTIST(No.4,GeneralNo.168)【文艺论丛】华裔女性文学身份探寻的文化阐释———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例蔡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83)摘要: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在她们的文本中,通过描写各类疾病,折射出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多方面的反思。揭示了处在男权社会与主流文化双重压迫下他者地位的女性所受到的身心摧残与伤害;这不仅体现了华裔女性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反抗意识,更体现了后学语境下女性对自我身份超越性别、超越阶级、超越种族的执着探寻。关键词:华裔

2、女性文学;身份探寻;文化阐释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1)04-0140-04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指出生﹑受教育以及生活在美失眠,刘爱美年轻时患上了严重的厌食症等。这种经国或者出生在亚洲但移居美国的华裔女性作家用英历成为作家写作的素材,更赋予了作者以边缘之地的文描写她们在美国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学作品;在后独特的书写视角,“如果说边缘性的社会际遇和相通殖民语境下,疾病书写在华裔女性作家的笔下早己超的性别体验让女作家与笔下的女性人物之间有着某越了医学的范畴,是与社会制度、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种天然的共鸣与默契,那么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则使和少数族裔女性自我

3、身份的困惑与追寻联系着的。因一些女作家更倾从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缝隙中以一种此探究华裔女性作品中的疾病书写,并对其从文化的[2](P132)平易的视角来关注民间世界。”角度进行分析与疗治是极为必要的,这种疗治主要是华裔美国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关于疾病以华裔女性作家在后殖民语境下对自我身份探寻的的叙述,疾病此时已经成为一种女性生存状态与身份隐喻为主,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和符号性。本文的目的的隐喻,它所指向的不再仅仅是肉体的病态存在,而是综合运用福柯的身体政治理论,女权理论,后殖民是少数族裔女性的灵魂的饥渴无助的状态,更是一个理论等对美国华裔女性在创作中通过对疾病的书写病态的社会的缩影,其作品中的疾

4、病叙事常常发生在进行身份探寻给予充分的文化阐释。如下几种情况:首先是书写于主人公的成长转型期:如汤亭亭的一、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女勇士》中的“我”在青春期的突发性的长达一年的卧床不起,刘爱美的《单人纸牌游戏》中对自我在青春美国华裔女作家生活在后殖民的跨文化语境之期阶段经历的厌食症的叙述等,经由疾病的折磨与疗中,始终处于一种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变异的悬挂状治,她们逐渐摆脱困境,探寻到一个全新的自我。态中生活。林瑛敏曾指出“:在美国,对于一个非白种人其次是新移民的文化冲突期:如伊迪丝·伊顿的来说,他的生活即便不因父辈通婚或住所迁移而错综复《新世界中的明智之举》的宝玲的疯癫,汤亭亭的《女杂

5、,他也始终摆脱不了一种‘世界之间’的处境。”[1](P142)这勇士》中的姨妈的美国寻夫失败后的疯癫,谭恩美的种‘被悬挂的人’的状态带来了作者因双重的认同危《灵感女孩》中的姐姐邝因拥有超自然能力而被送进机引发的身心矛盾与痛苦,很多华裔女性作家就经历疯人院等,对疾病的书写或成为小说文本的高潮部过疾病的痛苦:伊迪丝·伊顿患有神经衰弱,庄华长期分,或在此嘎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收稿日期:2011-02-25作者简介:蔡青(1973-),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讲师,比较文学专业博士。140相比较而言,美国华裔女性对疾病的叙述最常出了其特别的功能,对于生存于美国社会和华裔作品中现于第三种

6、情况,即长期处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重压的美国华裔,特别是对于新一代华裔女性独特的心理下,积劳成疾:如庄华的《跨越》中女主人公的长期失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赋予重大的文化和现实意义。眠,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的女主人公的间歇性失语,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中的我因劳累入院手术等。二、基督教视角的文化阐释在这里,疾病或成为重要的文本意象、或者成为为写作的动因、或成为人生的重要的转折点、也或影响了西方文化坚实的发展基础为基督教及其经典的文本的书写形式,但无论如何,疾病在华裔女性作家教义文本《圣经》。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基督教思想的笔下早己超越了医学的范畴,而是与社会制度,种不仅成为西方精神家园的重要精神支柱,

7、更是社会发族歧视,性别歧视和自我身份的困惑联系起来,在华展的思想基石。在《圣经》这本基督教经典杰作中,上裔女性作家的文本中,疾病成为一种象征,一种隐喻,帝与基督对于世人的“爱”构成了整部经典的永恒主一种审美手段和叙述策略。通过疾病为载体,折射出题。上帝与基督就是“爱”的化身。自由、平等、博爱作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性等多方面的反思,从为西方文明的现代成果,即现代西方民主所追寻的终而对病态人性,病态社会做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