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doc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doc

ID:52893043

大小:21.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九年级科目语文编写教师刘晓燕四、合作交流3-4自然段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1)[池]。(2)[兵革]。(3)[委];[去]。(4)[域](5)[封疆](6)[固](7)[国](8)[威](9)[得道者](10)[失道者](11)[至]。(12)[畔](13)[顺](14)[故]。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1)第三段中: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②战争结果如何?③为什么?(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3)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

2、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五、探究质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审核人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学习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学习难点正确认识“

3、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孟子(约前372—前289)名,字,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是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二、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三、译读课文1-2自然段,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⑴[天时]。⑵[地利]⑶[人和]。⑷[三里之城]⑸[郭]。⑹[环]。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④原因何在?课后反思藏巴哇九年制学校2017年春季学期导学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