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

ID:53191980

大小:1.01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4-17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_第1页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_第2页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_第3页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_第4页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上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孟子》两章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王道)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2、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米粟夫亲戚畔之舜畎亩傅说胶鬲百里奚拂士空乏检查预习情况:shùnquǎnyuègéxībìsùfúpànkòng天时

3、不如地利,地利

4、不如人和。 三里

5、之城,七里

6、之郭,环而攻之

7、而不胜。夫

8、环而攻之,必有

9、得天时者

10、矣,然

11、而不胜者,是天时

12、不如地利也。城

13、非不高也,池

14、非不深也,兵革

15、非不坚利也,米粟

16、非不多也,委

17、而去之,是地利

18、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

19、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20、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21、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22、多助,失道者

23、寡

24、助。寡助之至,亲戚

25、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26、顺之。以天下

27、之所顺,攻亲戚

28、之所畔,故君子

29、有不战,战

30、必胜

31、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施行“仁政”帮助、支持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指违背道义按课文注释口译 记住加红色词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及政治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

32、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内城围语气词甲衣,兵器,武器装备米,谷,泛指粮食放弃离开护城河这外城却译文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

33、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限制巩固征服通叛,背叛到归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凭靠极点译文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内容探讨: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2、3句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

34、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3、第4句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3句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句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35、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