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

ID:52912469

大小:454.5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20-04-14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_第1页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_第2页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_第3页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_第4页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1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与分类1概念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2特征:(1)潜伏期短,发病突然,时间集中;(2)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4)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采取措施后控制快。2我国2004年食物中毒简况3453.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1)发病的季节性特点(2)发病的地区性特点(3)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分布特点(4)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4.食物中毒的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及其毒素食品中毒(3)有毒动植物

2、性食物中毒(4)化学性食物中毒6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7一、细菌性食物中毒概述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公共卫生学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8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8.6%,其中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占首位,其次为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事件中最为常见,占中毒事件的30%~90%,人数占60%~90%,通常发生在5~10月,因为较高的温度给细菌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气温炎热,人体防御能力降低,造成了在此季节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的原因。除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外死亡率都较低。8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1)

3、发病率高(2)好发季节:夏秋季(3)好发食品:动物性食品为主,如肉鱼奶蛋及制品(4)群体暴发2.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中毒发生原因:食品被致病性细菌污染,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产毒,食用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1)影响病原物污染的因素(2)影响病原物增殖的因素(3)影响病原物残存的因素93.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机制(1)感染型:病原菌靠其侵袭力附着在肠粘膜或侵袭入粘膜下层,引起粘膜充血、白细胞侵润、水肿、渗出等炎症变化。病原菌侵袭入粘膜固有层后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或杀灭,释放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升高。(2)毒素型:细菌外毒素刺激肠上皮细胞,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4、,使cAMP升高,激活有关酶系统,改变细胞分泌功能,Cl-分泌亢进,抑制肠上皮细胞对Na+和水的吸收,导致腹泻。(3)混合型:活菌与毒素同时作用。10二、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病原:引起食物中毒常见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可产生肠毒素)(2)流行病学特点:A.多见于夏秋季,患病类型不完全一致B.中毒食品: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也可由鱼虾,家禽,蛋类奶类引起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来源:生前感染,宰后污染C.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活菌数量、菌型及个体易感性11(3)中毒机制污染食物消化道肠道淋巴组织小肠粘膜繁殖肠系膜淋巴结血液网状内皮系统炎症

5、内毒素菌血症发热腹泻12(4)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胃肠炎型:潜伏期12~24小时,突然恶心,头晕、头痛、寒战、冷汗、全身无力,呕吐,腹痛,腹泻(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发热,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与昏迷,病程3~7天,预后良好。其他类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13三、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一)病原菌变形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根据生化反应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莫根氏变形杆菌、雷极氏变形杆菌、无恒变形杆菌五种。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莫根氏变形杆菌都能引起食物中毒,无恒变形杆菌能引起婴儿夏季腹泻,此外,莫根氏变形杆菌还与组胺中

6、毒有关。14(二)中毒症状及发生原因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急性胃肠炎型、过敏型和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类型临床表现的混合型。急性胃肠炎型有两种发病机理:即由大量活菌引起的感染型急性胃肠炎和由变形杆菌产生的肠毒素引起的毒素型急性胃肠炎。过敏性组胺中毒是由于莫根氏变形杆菌具有脱羧酶,可使组氨酸脱羧形成组胺而引起组胺中毒。15(三)引起中毒的食品与污染途径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熟肉类、熟内脏、熟蛋品、水产品等,豆制品、凉拌菜、剩饭、和病死的家畜肉也引起过中毒。食物中的变形杆菌主要来自外界的污染。变形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污水和

7、动植物中都可检出。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也常有存在,食品受污染的机会很多。生的肉类和内脏带菌率较高,往往是污染源,在烹调过程中,生熟交叉污染,处理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未严格分开使用,使熟食品受到重复污染(熟后污染),或者操作人员不讲卫生,通过手污染食品。被污染的食品,在20℃以上放置较长时间,使变形杆菌大量繁殖,食用前又未经再次加热,则极易引起食物中毒。16四、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1)病原:副溶血性弧菌A.嗜盐,3.5%的含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B.对酸敏感,普通食醋中5分钟可杀死。C.对热抵抗力较弱(90℃加热1min可杀灭)。D.溶血,致病性与溶血能力平行。E.

8、可产生耐热的溶血毒素,毒素除溶血外,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