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pdf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pdf

ID:53021100

大小:354.1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2

上传者:山楂树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pdf_第1页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pdf_第2页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pdf_第3页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高等农业教育,2015—5,5:10—13HigherAgriculturalEducation,2015—5,5:10-13DOI:10.13839/j.cnki.hae.2015.05.00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陈端吕,彭保发,王亚力,熊建新(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效手段。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架构,提出目标定位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专业设置是协同创新模式结构的骨架,课程设计是协同创新模式内容的优化,支持保障系统是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保障。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模式;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981(2015)05—0010-04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中又包一定成效,但由于存在产学研协同的范围过窄,主体括若干子系统,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结合和资源集成尚不够明显、各主体定位不太清晰、及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需要人才培合作的科技含量较低、合作的主动性不足、成果转化养模式的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I2J。高校人才培率不高等问题,高校缺失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养模式存在基础性和超前性统一、稳定性和灵活性统创新。一共性和个性统一等特点],其体系结构是一个典、针对上述问题,“2011计划”要求高校内部各学型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科、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应加强合作,优化以研究,可以作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多学科合效手段。协同理论是以系统演化的角度研究开放系作创新平台,健全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统在一定条件下内部诸要素、诸层面和诸子系统之间协同创新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地方高校,通过非线性的协同机制。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应当成为开展协目前,协同理论已被运用于教育改革的多项实验同创新的主要突破口_l。“2011计划”实行以项目中,而且已有成功经验证明其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为单位的形式,按项目申报和审批,为地方高校带来意义j。实践中也已经提出了教师协同、学生协同、了全新的参与机遇和模式¨。随着“2011计划”的师生协同、师生与企业协同多赢的教学模式_6]。但全面推进实施,协同创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从系统的角度看,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史阶段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相对单一,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国家创新求,培养途径不够清晰有效,课程体系及内容与经济体系框架下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部门多主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等。实践方面,学校、企业体互动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和科研机构在相互协作,突出自我优势的基础上,在一、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需求分析建立教学与实践的多种结合形式与新机制方面进行(一)目标范围与边界分析探索,出台了产学研协调集成能力的政策举措,收到1.目标层次与范围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2011计划”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协同机制研究(BIA120067)。收稿日期:2015—05—10作者简介:陈端吕(1965一),男,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地理教育,资源环境。■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DEVELOPMENTRESEARCH 总287期陈端吕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协同的突出特点;第三是协同主体适应能力,即多主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要求,抓住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体对环境变化的反映和适应性协同。环节,以协同创新为导向,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与耦合(三)体制与机制分析性,保证目标的实现。开放性是吸纳创新要素,构建体制与机制是针对主体相互作用在边界内的引规模稳定、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耦合性是以创导和协调问题。合适的体制为功能实现提供了必要新主体互动和创新资源共享为纽带,以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结构条件,为每个主体提供功能发挥的最优为依托,以全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开展多主体协同创化,体制与主体匹配,让每个主体在最合适的空间位新。通过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影响因素、协同能置,以最合适的关系相互作用,从结构上避免产生或力基本结构、协同效应,剖析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或系少产生系统内耗。为了完成人才培养的协同目标,需统之间的协调性产生的新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目标层要打破主体问的体制壁垒,建立与这些资源隶属单位次的划分与范围界定。总体目标为: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协调机构,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为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多模式协同创新、多方互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动共赢的格局,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构建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组织结构必须具有2.研究边界界定自适应性,在不同时期能从一种结构向适应性的有序通过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和作结构转变。用机制进行边界界定。创新型人才主要指具有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使主体能够在有序的竞争条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件下,愿意协同地发挥各自最大的能力。要突破制约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以及专人才培养协同的内部机制障碍,通过系统改革,充分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对于系统边界,必须以人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活力,把创新作为协同的才培养模式为一个系统,将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结合核心要素,发挥主体的汇聚作用,营造有利于协同创起来,尝试在各领域之间、各机构之间建立相应的协新的环境氛围,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形同创新体制、机制及运行模式¨。对现有的创新模成长效机制。式、资源和要素,通过体制机制,搭建更大的平台,整体制与机制共同制约和影响主体交互作用的有合更多的资源,激发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序程度。协同创新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二)主体分析并重,伴随着体制的改革,功能不同,体制不同,组成对于参与主体,主要是地方高校为主导,科研机系统的要素结构或主体不同,体制亦不同。构、企业、地方政府参与。地方高校以主动的姿态,吸二、协同创新流程分析纳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活动,在与其它主体目标差异中对于不同的主体,处于不同的阶段,组织机构和寻找合作的最佳切入点,探索人才培养协同模式,建协同特征的不同,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不同,设立起一整套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灵活多样地培养创计的层次与流程也不同。流程规则要以人才培养现新型人才。状为切人点,对接“2011计划”的实施,围绕创新型人由于主体协同机制不能自发形成,因此,地方政才培养模式内涵进行协同创新模式设计。根据人才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在各个层面推动制度创新,培养模式目标及系统分析,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的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政府部门的介构建流程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人才知识结构的合入和干预,加强对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调控,推动良好理配置,包括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及知识结构合理的的工作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形成,推动协同创新系统的比例搭配。第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主要是指通过优化升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制、制度的建立,并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主体在协同目标匹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因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素:首先是协同主体动因,即主体之间协同目标一致,程。从顶层设计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共同的利益或各取所需的利益,其效用大于每个主流程包括:(1)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剖体单独行动所得到的,而且要保持主体之间的利益动析培养模式特点与不足。(2)分析高校实施“2011计态均衡;第二是协同主体主导能力,主导能力随着主划”的协同机制与效应。(3)探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创新能力增加而增加,这是具有科技创新功能系统模式四构成要素的耦合机制。(4)研究“2011计划”■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DEVELOPMENTRESEARCH ·12·高等农业教育第5期协同创新要素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性,从位,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结合地方新兴战略产业,加大而为讨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区域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仅与区域经济文化点。(5)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联系紧密,而且与区域内的行业发展联系紧密。三、协同创新模式框架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区域和行业所需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目协同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相互协调和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准确把握地方配合,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中的职业岗位及过程中满足不同阶段的需要。通过人才培养协同创其就业前景,又要主动、灵活地适应行业和企业的用新模式构建的需求分析,从人才培养模式协同类型、人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多主体协同机制优势,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模地方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复合”把式。模式框架通过多主体协同,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关,“复合”应该有两层含义,即合格的“复合”人才与心,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与支多主体培养人才的“复合”能力。这就需要对人才培持保障系统四个基本层面。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养的质量要把关,还要凝聚四个主体的能力,不出现程体系设计与支持保障系统四大构成要素应相互协内耗。应科学设计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统一的人才调和配合,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最终培养体系,规避因自身条件和实力不足所面临的诸多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风险的需要,与地方产业、行业和企业共同培养应用(一)目标定位:模式构建的核心型创新人才。建立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事业单位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应以地方高校人才成的人才培养合作组织和协调机制,共同明确人才培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并将其作为设计总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纲贯穿于目标之中,要求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与适应(二)专业设置:模式结构的骨架区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适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载体,协同创新模式结构以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人才培养与需求相适专业为骨架。专业设置的目标是专业必须满足“宽应的有效机制,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是人才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针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包含了创提升。对于“多主体协同模式”中的专业建设,包含新型、应用型,并且需要适应区域发展的要求,无论是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内涵丰富与专业布局合理三个方创新型、应用型与区域发展型,还是三者复合,都是协面。协同创新模式的骨架以专业优化为基础,如何优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化专业结构并调整布局,既满足区域发展需要,又保目标的完成是主体互动作用的结果,强调了主体证学生的学习就业需求,参与主体必须站在“人才培的互动性、广泛性与层次性,但作为协同主体都各有养目标”与“共同主体利益”的战略高度,使专业结侧重。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四个参与主体要围绕这个构、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业优化升级、经目标形成合力。科研机构对于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济结构调整等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专业设置与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等知识创新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能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向良性互动。高校要培养人才必将所学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知识创新实践,培须加强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上既要根据地方的产业养能解决科学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结构、经济发展趋势和当地市场的用人需求,又要根才。企业主要立足于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动手据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建设操作能力的人才,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综合型学科,开展应用型研究,为区域发展培养大批产实践的人才。借助校企合作基地,使学生实践更加急需的人才。科研机构要协同地方高校关注学科综贴近生产第一线,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使学生既要合发展前沿,将科研动态结合到专业设置上,提升专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业务操作性要求的知识,又业的学科与知识内涵,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在人才要。企业协同地方高校在成熟的技术、专业规范、职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方面,突出应用之间的互动,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地方政府必须紧跟市场需地方政府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变要、科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与经济结构布局、产化,针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业结构调整规划相适宜的人才需求规划,在融入区域■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DEVELOPMENTRESEARCH 总287期陈端吕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13·发展战略中彰显自己的特色,从而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其资源与平台,优化实验内容,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共生。学体系,让实践教学成为学生的岗前演练,在实践中(三)课程设计:模式内容的优化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的认识,不断增加其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对未来职业的理解与感悟,使学生感触和体验创业过体体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程中复杂的环境,在培养学生创业知识结构的同时积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地方政府在课程体系构保证。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构建合理优化的课程体建上,应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到社会系来达到,不能局限于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和知识更新需要,进行宏观式。在现代课程体系目标的确定与选择上,注重协调指导,并及时反馈信息,使课程体系符合行业发展区域发展需求、学科知识创新、知识认知实践的关系,需要。这也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在课程体系构建(四)支持保障系统:模式实现的保障上的优势与动力。课程设计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地方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协同式具体实现的核心内容。地方高校首先对课程体系与合作,依照各自的优势,在发现和探索新领域、创造进行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应体现复合性,系统传授理和扩散新知识、培养和造就科学创新人才方面,构筑论课程,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合理配置,加强一个交界互通的共同融合体。在对接“2011计划”实践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放¨。地方高校以课程实施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中,以机制体制改内容综合化为突破口,打破传统课程之间条块分割局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面,进行内容的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全貌。的全面提升。只有在具备良好的支持保障的环境系科研机构与地方高校共同构建科研素质课程体系,注统,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构重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方向,增强课程内容的现时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性、前瞻性,使之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引领学生独立思织模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考、主动探究,激发创新意识,适应科技发展对个人知为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人才培识更新和深化的需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涵养,养协同创新模式才能具备运行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利用参考文献:[1]胡振京.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55—56.[2]胡有林.基于系统思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44—46.[3]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2):79—81.[4]哈肯协同学(第二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3.[5]李仲涟.论心理的协同效应[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5):1—6.[6]李静宜,张兆响.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4):36—37.[7]张卫国.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21—22.[8]程亮.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16—19.[9]程晓农.面向需求,协同创新,提升为国家地方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2,6(4):1—3.[1O]何建国.全面提高质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J].宁夏教育,2012,(6):8—9.[11]李明,吴双.地方高校“2011计划”实施策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547—552.[12]吕剑红.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8):8—9.[13]李蓓春.教育:创新主体协同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导刊,2000,(11):1—4.[14]汤其成,周继大学协同创新:制约因素与改进思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1—6.[15]刘丽君,唐水源.基于CAS理论的大学多主体科技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82—88.[16]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2):31—34.[17]隋博文,王景敏.基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时空,2011,7(9):123—124[18]甄立.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0,(23):100.[19]刘占柱,尚微微,姚丹,等.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1):66—69.(责任编辑与校对孙科)■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DEVELOPMENTRESEARC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