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论文.pdf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论文.pdf

ID:53029717

大小:310.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4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论文.pdf_第1页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论文.pdf_第2页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论文.pdf_第3页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l5卷第1期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Vo1.15.No.22015年6月JournalofJiangsuColleg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Jun.2015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语文隐性课程构建高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226011)摘要:语文隐性课程具有内隐性、形象性、渗透性等特征,网络平台因内容选择自由、师生交流平等、时空无约束等特点在语文隐性课程构建中具有优越性。从优化网络资源、完善网络体系、搭建新型网络平台几方面探讨了基于网络平台构建语文隐性课程的策略。关键词:网络平台;高职

2、院校;语文隐性课程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425(2015)02—0109—041语文隐性课程的内涵及特征隐性课程(又称为潜课程、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主要指隐藏在学校环境中的,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专著《课堂生活》(Lifein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的概念,隐性课程逐渐成为国际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据隐性课程的概念,我们将语文隐性课程定义为:

3、在学校设置的显性语文学科课程之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语文教育性环境和进程,包括能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学审美和语文职业能力的一切学习情景和组织形态。根据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语文隐性课程分为几类:①物质性的静态语文隐性课程,即班级、系部、学校的文化环境布置等;②以精神形态存在的静态语文隐性课程.即对学校的观念引导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等校园精神文化的文学性解读,以规范格式写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等;③校内动态语文隐性课程,即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社团活动、将企业文化带进校园的校园招聘会等;④校外静态和动态语文隐

4、性课程,即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环境布置,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和能够巩固和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校外实践活动等[21。相对于语文显性课程来说.语文隐性课程有如下几个特征:11内隐性。语文隐性课程是与传统语文课程相对的环境性和活动性教育,具有内隐性的特征,语文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作用是通过长期浸润实现的,是不易被察觉的[31。从开发者、实施者和学习者的参与意识来看.它往往可以分为几种情况:①课程的开发者有意识,实施者和学习者无意识。如规划校园环境时,管理者会出于美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底蕴、提升学生人

5、文素养的目的来进行规划,而建设者和身处其中的学习者却对环境的教育作用浑然不知;②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有意识,而学习者无意识。如教师在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时,作为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清楚地知道举办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或拓展语文知识,而参与者学生并非出于提升自身语文知识水平及能力的目的参加这一活动。③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学习者均无意识。如管理者在网络上发布文件、社团制作活动海报吸引学生参加活动,本意都不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语文学习环境。但浏览文件、欣赏海报的学生却在无意中了解了文件的规范格式和海报的制作方法

6、及措辞要领。21形象性。语文隐性课程脱离了传统的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存在,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学生,使之为其吸引,或通过重复出现的方式,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语收稿日期:2014—12—06作者简介:高纯(1983一),女,江苏海安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7D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文教育的目的3)渗透性。语文隐性课程隐含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中,涵盖范围极广,持续时间极长,甚至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语文隐性课程调动了校园中物质、精神、制度等多方面

7、的各个教育要素,构成全方位的教育生态环境,使教育内容慢慢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语文职业能力语文显性课程以有限的授课时间搭建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而语文隐性课程则天长El久、一点一滴地利用更多机会将更多细节充实到知识框架中,夯实学生的人文基础。语文显性课程主要构成学生人文素养的骨骼框架,语文隐性课程主要构成学生人文素养的灵魂血肉2网络平台在语文隐性课程构建中的优越性2.1内容选择的自由性我国的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阶段的青年强烈希望显示自己的独立。希望生活在一种宽松

8、自由的氛围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生活,做环境的主人。他们从紧张的高中冲刺学习阶段步入宽松的大学生活学习期,对强制性的学习早已感到厌倦甚至抵触。通过网络平台构建语文隐性课程.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语文隐性课程的内容,实现对学生选择意向的最大尊重。从而能够达到更好地提升人文素养,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