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doc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doc

ID:53084367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doc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doc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题目1.1  正数和负数(1) 学科初中数学年级七年级教材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书中第一节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它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的延伸和拓展,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正数负数,用正数负数表两种相的意义不清,难点为对负数在实际题目中的意义的理解。2.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自然数,对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出现的负数,对于

2、学生来说有点抽象。因此,在引入负数的时候,应做好具体化,使负数具有实际意义,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2、难点:使学生明确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4.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三)举一反三,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教科书第5页练习.(五)小结围绕下面两点,师生共同交流:1、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入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5.板书

3、设计1.1正数与负数(1) (1)大于零的数叫正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2)一般情况下正数前面的“+”省略不写, 但负数的“-”不能省略不写。 注意: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不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上课开始时,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生:不够用。问题1: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思考)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

4、小数).出示课件1: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水沸腾是100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我们就用带“-”号的数来表示;比0摄氏度高的温度,我们就用带“+”号的数来表示,“+”号可以省略不写。0上3摄氏度,记作+3℃,读作正3摄氏度。零下6摄氏度,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举例1: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对比图片(课件)比海平面高8844.43m记作+8844.43m比海平面低155m记作-155m像+3、+15

5、、+8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3”读作正3,“+”是正号,通常“+”号省略不写。像-6、-1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6”读作负6,“-”是负号。思考:“-”可以省略不写吗?生:不行吧。请同学们举一些:负数(提问)、正数(提问)生:0是什么数?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需要一种前面带有“-”号的新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入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6、.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入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我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生:在知识竞赛中,加20分和扣10分。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生:一

7、辆公共汽车在一个停车站下去10个乘客,又上来8个乘客。 7.教学反思 我在课堂上要做好主导作用,并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机会,使得课堂气氛有新鲜感。所以这节课采取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究解决的途径,以谈话、探究为主,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尽量儿童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探究观察、讨论发现结论后,利用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探讨者的角度深入其境,引用学生身边的

8、实际例子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