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

ID:53293051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应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的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含前列地尔及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为内科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腹痛,便血及结肠镜下粘膜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腹痛,便血情况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且结肠镜下粘膜恢复率高,治疗后粘膜恢复状态好。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有促进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症状及缺血结肠粘膜恢复的作用,可用于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关键词:前列地尔;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下粘膜恢复缺血性结肠炎是宙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所致的、以结肠供血不足为

2、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缺血性结肠炎多由肠系膜上动脉的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非闭塞性缺血所致;少数由微小栓子或血栓形成闭塞性缺血所致。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其屮半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以急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为其临床特点,分坏疽型、一过型和狭窄型。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病因如下:①全身低灌注;②血栓与栓塞:③小血管病变;④医源性[1]。临床表现多表现为腹痈及便血,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内科治疗包括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治疗及扩血管,活血化瘀治疗等。前列地尔在缺血性结肠炎治疗中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

3、选我院消化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TC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5.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1・2入选标准入选标准如下:①所有患者均为老年患者,除外心脏,肝肾功能衰竭及其他严重合并症患者,多为屮下腹痛和(或)左下腹痛,继之出现血便,腹痛重而体征轻,高度怀疑缺血性结肠炎患者;②年龄〉75岁,出现腹膜炎,肠穿孔等坏疽型者排除本研究之外;③所有患者均在发病72h内行结肠镜检查,符合缺血性结肠炎表现,除外结肠癌,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白塞病等;④经便常规及便培养检查除外感染性肠道疾病,D-二聚体检查均为阳性。1.3基础病变40例患者合并动脉硬

4、化相关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病28例,缺血性心脏病25例,糖尿病17例,脑血管病10例。33例甘油三酯增高,8例有总胆固醇增高。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10例患者无基础病变,另有20例有便秘史。1・4辅助检查对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者于发病后3〜8d内全部全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缺血性结肠炎,并除外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感染性肠炎等,14例患者在首次检查后2w〜1个月复杳肠镜,观察其临床特点、高危因索、结肠镜下病变分布特点,部分病例取活检及病理结果。1・5方法对照组采用禁食,吸氧,抗生素(嗤诺酮类或头抱三代加替硝呼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丹参30ml加于5%葡萄糖2

5、50ml中1次/d静脉点滴,疗程14d。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u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疗程14d。治疗后复査2次便常规潜血阴性视为出血停止,治疗14d后复查结肠镜。并于1个月后门诊复查结肠镜。1.6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卩<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2・1内镜表现40例患者中,累及乙状结肠10例,同时累及乙状结肠和降结肠11例,脾曲和降结肠处7例,脾曲4例,横结肠2例,回肠、横结肠和降结肠1例,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3例,乙状结肠和横结肠2例。内镜下1例

6、误诊为克罗恩病,3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2例误诊为结肠癌。结肠镜确诊的为34例,节段改变8例,8例2处改变,2例3处改变。根据Marston等按病变程度的分型,本组资料中一过型35例,狭窄型3例,坏疽型2例。2・2病理组织学特点病理学检查显示为非特异改变,黏膜活组织检查多可见上皮脱落、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坏死、毛细血管扩张,血栓形成,巨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灶性腺体低级别上皮瘤病变。2.3结肠镜下表现2.3.1对照组及治疗组于治疗前结肠镜下结肠粘膜表现: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粘膜血管网欠清晰,部分可见管腔狭窄及出血,病变粘膜与止常粘膜之间界限清晰。2.3.2治疗1

7、4d后复查结肠镜所见:对照组可见粘膜大部分恢复正常,糜烂及溃疡面积缩小,部分可见粘膜下红斑,病变粘膜与正常粘膜之间界限更加清晰。治疗组可见肠粘膜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糜烂及溃疡明显缩小。2.3.31个月后复查结肠镜所见:对照组可见人部分粘膜恢复正常,个别可见粘膜颗粒不平及仍存在少许糜烂。治疗组粘膜完全恢复正常。综上所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o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