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doc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

ID:53404173

大小:138.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_第1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_第2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_第3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_第4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确定药物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的依据,是该药在它的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受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而动态变化。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又叫恒比消除)

2、和零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按照恒定的量消除,又叫恒量消除)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1、药物清除半衰期(half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2、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清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积的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使体内肝脏、肾脏和其他所有消除器官清除药物的总和。3、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d),是指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

3、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即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药物的相对量。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体内过程即药物被吸收进入机体到最后被机体排出的全部历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其中吸收、分布和排泄属物理变化称为转运。代谢属于化学变化亦称转化。机体对药物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体内过程规律,特别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1.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影响吸收

4、的因素主要有:1、给药途径:吸收速度:吸入>舌下>肌注>皮下>直肠>口服>皮肤。2、药物性质:(1)脂溶性:脂溶性越大,吸收越快;(2)水溶性:易溶于水的药物易吸收;(3)离解度:不解离部分脂溶性较大,易吸收;而解离部分,由于带有极性,脂溶性低,难以吸收。。口服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比率,即给药量与吸收量的比率称为生物利用度(或生物可用度)。2.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1、药物的性质:脂溶性大分布到组织器官的速度快。2、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有些药物对

5、某些组织器官有特殊的亲和力。药物对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与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关。3、药物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结合率大小与疗效有关。结合后:(1)无活性;(2)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影响分布和作用;(3)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大,不易从肾小球滤过,也不受生物转化的影响;因此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也延长。4、血流量大小:脑、心肝、肾等组织器官血管丰富,血流量大,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发挥作用,也易引起这些组织器官损害。5、特殊屏障:血脑屏障是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屏障,极性小而脂溶性大的药物较易通过,对极性大而脂溶性小的药物则难以通过。3.代谢(metabo

6、lism,或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它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代谢(或生物转化)。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也可发生在血浆、肾、肺、肠及胎盘。4.排泄(excretion)排泄是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体内消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肾脏。此外还有肺、胆汁、乳汁、唾液腺、支气管腺、汗腺、肠道等。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靶浓度合理的给药方案是使稳态血浆药物浓度(Css)达到一个有效而不产生毒性反应的治疗浓度范围,称为靶浓度(targetconc

7、entration)。维持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多采用多次间歇给药或是持续静脉滴注,以使稳态血浆药物浓度维持在靶浓度。因此要计算药物维持剂量(maintenancedose)负荷量t1/2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增加剂量或者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均不能提前达到稳态,只能提高药物浓度,因此如果患者急需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以迅速控制病情时,可用负荷量(loadingdose)给药法。负荷量是指首次剂量加大,然后再给予维持剂量,使稳态血药浓度(即事先为该患者设定的靶浓度)提前产生。个体化治疗速率过程(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给药后药物浓度随时间迁移发生变化

8、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图,称为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见图)。由于血液是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媒介,各种体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保持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