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与学的技巧.doc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与学的技巧.doc

ID:53694879

大小:9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与学的技巧.doc_第1页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与学的技巧.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与学的技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与学的技巧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彖、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來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屮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进行化学概念的教与学呢?一・抓本质抓关键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來的,概念屮的每一个字、词都有一定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质,乂是与之易混概念的区别。教学吋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T•扰。如对于“催化剂”这—概念,一要抓住“改变”两字(有加快和减慢之意);二要以反应前后为条件,催化剂的质

2、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三要明确“剂”的意思(指一种物质)。二、分层次抓要点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厉生成的所有物质;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剖析“固体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儿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

3、缺一不可)。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索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三、举反例辨是非一般来说,课本只以正而阐述概念,这无疑是重要的。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屮应在正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而或侧而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如“分之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一概念,可剖析为:①构成物质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如铁原子保持铁的化

4、学性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离子,如饷离子和氯离子能保持氯化讷的化学性质。③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④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再如,“元索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可剖析为:①同种元索里的粒子屮质子数一定相同。如氢元索里的気、氛、氟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均为1);钠元索里的钠原子与钠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均为11)0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索。如烦原子与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不是同种元索。四、抓变式巧变形有些概

5、念若死记谀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來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可表示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二某原子实际质量(千克)—•种碳原子质量(千克)712乂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A+B=ABAB=A+BA+BC二AC+BAB+CD二AD+CB再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可表示为: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II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II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通过如此的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给学生一深刻的卬象。五

6、、找联系抓类比在化学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不同,但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教师在教学屮讲解新概念时,可提出与己学过的有联系的概念作类比,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差异,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生成其它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杲否同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屮能否在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是同元。列表比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类比方法。如:相同点不同点燃烧发生了氧化反应发光发热、反应剧烈缓慢氧化发热而不发光、反应缓慢自燃山缓慢氧化引起的燃烧通过类比,不仅可防止概念的混淆,而且还能加深

7、对概念的理解,同吋亦可“温故而知新”把新I口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总之,化学概念的教学虽无定法,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寻找其规律和技巧,概念教学的难点就一定会突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