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重难点分析(3).doc

《病理学》重难点分析(3).doc

ID:53703580

大小:6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病理学》重难点分析(3).doc_第1页
《病理学》重难点分析(3).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病理学》重难点分析(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理学》重难点分析(3)一、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其病理学如何分类?%1变质:是炎症局部纽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常见的以变质为主的炎症有肝炎,乙型脑炎等疾病。%1渗出: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标志性变化,在局部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1增生:在致炎因子和坏死物质刺激下,炎症局部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可以形成一些特出的结构,如肉芽肿。病理学分类:%1变质性炎:实质器官如心、脑、肾、肝的炎症常常是变质性炎。%1渗出性炎:多发生浆膜、粘膜、疏松结缔纽织。根据渗出的成份不同

2、,又分出几种亚型: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1增生性炎:是纽•织、细胞增生为主,而变质、渗出较轻,多是慢性炎症的表现。二、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及机能改变代谢如何改变?其处理原则是什么?1、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及机能改变代谢改变:特点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要素的分解代谢增加。维生素消耗增多,患者也可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2、机能改变:特点是为多数器官功能亢进,少数器官功能受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心率加快,肺通气量增加。3、发热的处理原则:对一般性发热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窩热患者应

3、及时降温。应补充糖、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三、什么是肿瘤的扩散?有哪些方式?肿瘤的扩散:肿瘤的扩散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肿瘤的扩散有直接蔓延和转移两种方式。直接蔓延: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沿纽•织间隙、神经束衣、淋巴管和血管侵入并破坏邻近的器官和组织,并继续生长,称为貢接蔓延。肿瘤的转移:是指麴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到达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斓同样类型的肿麴,这-过程称为转移。四、比较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和化脓性炎的区别。浆液性炎:以血清渗出为其

4、特征,血管损伤较轻。易发生在粘膜、浆膜、疏松结缔纽织、体腔(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关节腔)。大家都有感冒的经历,感冒初期农现为舜炎,粘膜分泌物增多;其至像水样,称为“卡他性炎”,这是典型的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各种致炎因子造成血管严重损伤,大量纤维素、中性粒细胞渗出。如尿毒症时,临床可出现心包和胸膜“摩擦音”,是心包膜和胸膜大量纤维素渗出的结果。如细菌性痢疾时,结肠衣面的坏死和纤维素渗出物可形成“伪膜”。脱落后形成浅的溃疡。化脓性炎:是渗出性炎中较重的一种。山于化脓菌的感染,造成局部纽织不同程度的

5、坏死和脓液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化脓性炎可表现为脓肿、蜂窝织炎、出血性炎。五、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有哪些病理改变?%1多山毒力较强的化脓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1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多受累;%1在瓣膜的闭锁缘上形成混有大量细菌菌落的疣状赘生物,脱落后易形成细菌栓子;%1细菌栓子脱落可引起多个器官形成栓塞性小脓肿;瓣膜病变可使瓣膜破裂、穿孔,引起急性瓣膜功能不全;%1病情急,感染重,死亡率高。六、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是什么?%1脂纹: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山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构成;%1纤

6、维斑块:为隆起于动脉内膜的灰黄色斑块;%1粥瘤:纤维斑块内的脂质分解产生大量胆固醇结晶,纽织坏死,呈粥样,又称粥样斑块。粥样斑块继发改变:溃疡、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动脉瘤形成、钙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