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oc

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oc

ID:53708168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6

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oc_第1页
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oc_第2页
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oc_第3页
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治愈3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4.7%。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腔粘连,通过医务人员及时处理后避免了二次手术。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同时,也要同时处理影响手术疗效的其他相关因素。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

2、-0048-01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主耍是鼻阻、头痛、流鼻涕以及嗅觉减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能与患者机体自身与环境因索有关,如:感染、遗传、空气污染以及变态反应性炎症等。多数患者经过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可治愈,无效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我院近儿年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冋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8岁至69岁之间。本组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鼻

3、涕以及头痛等症状。本组患者的分型分期(海口标准,1997):III型患者9例、II型3期患者11例,II型2期患者12例,II型1期患者3例,I型3期患者1例,I型2期患者1例,I型1期患者1例。1・2方法。本组38例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医务人员将铺巾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用1%丁卡因加肾上腺索棉片对患者鼻腔黏膜表面进行麻醉处理,用1%的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将解剖部位进行局部浸润性麻醉,通常解剖部位涉及到:蝶腭神经节、鼻丘与钩突基部等部位。待麻醉平稳示,医务人员借助于鼻内镜由前向示酌情扩人患者的颌窦口、额窦口以及蝶窦口,并开放筛窦。若患者的中鼻甲没有明显病变,则保留中鼻甲;若患者中鼻甲

4、出现重度息肉样变,或者已经反向弯曲影响了窦口引流,则可切除部分中鼻甲,行中鼻甲成形术;若患者鼻中隔高位偏曲,影响手术操作,则可同期行鼻屮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患者的术腔用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全身用7至10天的抗生素加类固醇激素药物,抽完纱条后再加用两个月的咲喃西林麻黄素液滴鼻与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鼻。2结果鼻内镜手术疗效根据海口标准进行评定,随访半年后,治愈3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4.7%。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腔粘连。本组随访过程中发现5例患者出现不同部位的鼻腔粘连。其中,3例患者是鼻中隔与中鼻甲粘连;1例患者是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1例患者是下鼻甲与中鼻甲粘连。通

5、过医务人员及时处理后避免了二次手术。3讨论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无可争议的主要外科方法,但该方法可能会导致的并发症危险性是较大的,故医务人员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娴熟的手术技巧,尤其是在中鼻甲与眶纸板之间进行操作时,须正确辨别眶纸板、筛板以及泪骨等重要结构。现将本组病例治疗体会分析如下。首先,患者在术前1至2周时间应使用抗生索类药物,鼻部使用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同时术前应该进行常规检杳,如:心、肺、肝、肾与血糖等,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应给予对症治疗,确保有效控制病情。如:伴高血压患者须在术前控制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确保空腹状态下血糖值在8mmol/L值以下。其次,医务人员一定要

6、掌握中鼻甲与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方法。对于鼻内镜手术中是否保留中鼻甲,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应尽量保留屮鼻甲,因为鼻内镜手术是为了矫正鼻部解剖异常,患者经过治疗后可明显改善鼻部的通气引流,这样可有利于中鼻甲的恢复。而上颌窦口然开口的处理要点在于解决其周围组织的阻塞,并不只是扩大自然开口。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咬切钳将上颌窦自然开口周围病变的黏膜组织消除干净,切记不可扩大窦口骨性,只需要进行软组织的清除即可,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患者鼻泪管。此外,影响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笔者认为主耍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完全清除病变组织,不可对正常黏膜过度撕扯;注重术后随访

7、,医务人员为患者换药时不可对水肿的黏膜与囊泡过分处理,防止对黏膜造成损伤;若患者并发变应性鼻炎,则有可能因黏膜水肿而引起窦口狭窄以及息肉,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宜的抗过敏、糖皮激素筹药物。4结论综上,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具体的手术操作中,医务人员一定要明确取舍原则,在去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止常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术后术腔必须填塞,避免将甲鼻甲推入筛窦腔。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