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

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

ID:53726378

大小:353.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_第1页
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_第2页
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_第3页
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_第4页
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文学方言英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3期莆田学院学报VO1.20No.32013年6月JournalofPutianUniversityJun.2013文章编号:1672-4143(2013J03—0059.05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论关联.顺应檩式下硇文学方言英译王容(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莆田351100)摘要: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框架,阐释了中国文学中方言的广泛运用及其重要性,探究了当前文学方言翻译的现状和困境,运用例证法,分析大卫·霍克斯《石头记》中文学方言的英译,寻求文学方言英译切实可行的翻译途径。关键词:文学方言;关联.顺应;翻译OntheEnglishTranslationofL

2、iteraryDialectfromthePerspectiveofRelevance-AdaptationModelWANGRong(ForeignLanguagesCollege,PutianUniversity,PutianFujian351100,China)Abstract:Fromanewcognitiveperspective,thispaperexpoundsthewideapplicationofdialectinChineseliteratureanditssignificancewithinthefi'ameworkofrelevance—adapmfionmode

3、lthroughprobingintothe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literarydialectanditsdilemmainordertofindoutthefeasibletranslationstrategieswithillustrationsonthedialecttranslationinTheStoryoftheStonebyDavidHawkes.Keywords:literarydialect;relevance-adaptation;translation方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折射出各地不大或小的地区通行的交际工具,是民族语言在长

4、同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文学生命力和表现力,期的历史发展中分化出来的地域性变体【”,反映了堪称是语言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文学中的方某地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积淀的心理意识、言成分塑造了无数生动的人物形象。然而,方言在思维方式及情感态度。方言大致分为地域方言和文学作品中的广泛运用也给译者带来了很大的挑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民族标准语的地方变体;社战。毫不夸张地说,文学方言的翻译是否传神往往会方言是一种方言的社会变体,它与说话人的社决定着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否成功。本文阐释会属性密切相关[2]。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通了文学方言及其重要性,探究文学方言翻译的研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方言写成的

5、文学作品,一般究现状和困境,并在关联.顺应模式下,以大卫·直接译为标准语;另一种是运用方言刻画人物形霍克斯《石头记》中数处方言的英译为例,尝试寻象,经常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形式出现,翻译中难以找汉语文学方言英译的最佳途径,以此抛砖引玉。处理,也是本文讨论的中心。自有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以来,方言就广泛地被作家们所运用。在我一、文学方言的重要性及英译研究现状国,最早运用方言的文学作品是先秦的《诗经》,1.文学方言的重要性其“国风”中的民谣多口语化,包含一些非雅言的方言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方话”,是在某个或方言。这些古老的诗歌为口头方言进入书面文学收稿日期:2013.05.06作者简介:王容(19

6、78一),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莆田学院学报2013年6月开了很好的先例;到了文学发展较成熟阶段,方言化石。号称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中最具“官话京在书面文学中的运用就更广泛了,代表作有经典腔”典范之作的《红楼梦》主要由官话(北京话)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等;近写成,还大量吸收了南方方言,如南京话、苏州话代作家沈从文、鲁迅、老舍也都是擅用方言的文学和扬州话等等。因此,《红楼梦》宏大奢华的生活大师;现代著名作家诸如贾平凹得诺贝尔文学场景既有北方风俗的印记,也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奖的莫言等,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娴熟地运用了家婉约。譬如贾母等人常说的“我的儿”“小蹄子”乡方言,字

7、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南京味儿很浓的方言,而“嬷嬷”“家的”等又大师们之所以钟情于运用文学方言,不仅因是北京方言的常用词汇。林黛玉的《葬花辞》则是为它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情,更由于其深刻一首典型的吴侬软语诗,具有浓郁的吴地生活气的文学性、浓厚的艺术性与文化性。“方言的文学息。所以,文学方言通过亲切轻松的生活语言,使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方一代代人了解并传承了地域文化、历史传统、风土言土话里的人物是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