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doc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doc

ID:53780001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白银市第三中学张明莲一、教材分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11章的内容。本内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虽然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对本节课内容有所认识,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对前面学习的知识已经略显陌生和模糊。这次作为复习课,我准备利用一些图片、动画和数据引导学生回顾梳理相关知识点,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液的形成,然后选取典型题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到答案,通过解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复习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2、,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2、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3、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培养根据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情感目标1.形成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2.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会在活动中与他人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肾脏的结构及尿液形成过程。四、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教学模式:知识梳理、合作交流、基础训练、技能提升、归纳总结。

3、1)通过大量的课件动画、图片展示,增加感性认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学习中的作用。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根据材料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领悟:a.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b.血液流经肾单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c.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采用激励性语言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5)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知识梳理明确废物排出的方式;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废物排出的意义。以小

4、组为单位回顾教材,分析导学案涉及内容,以及根据展示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展示图片、动画帮助总结,强调追问学生回答,及时评价合作交流分析血液、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尿液的形成。解释常见与肾相关的疾病现象。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分析表格内容和数据,相互合作、学习与帮助,讨论总结。每组选派代表展示,教师纠正补充讲解,及时评价。基础训练以选择题的形式检测所复习的内容,达到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快速读题,进行抢答,及时纠正,进行评价技能提升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图形,图表,讨论总结,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行评价归纳总结整体回顾查看板书,回顾本节课

5、知识点,相互查漏补缺给予指导帮助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及途径皮肤:汗液排泄肺:气体肾:尿液排遗2、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3、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意义八、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