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

《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

ID:53810128

大小:1.61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7

《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_第1页
《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_第2页
《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_第3页
《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_第4页
《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诸子喻山水》电子教案执教:倪琳燕年级课题日期高二上《诸子喻山水》2008.9.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一定量的诸子百家中代表人物的文学常识。过程与方法学习以山水为喻阐述道理,从而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诸子比德山水的哲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感悟诸子比德山水阐释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设喻说理的方法。相关链接其他诸子说水的文章。5课件内容教学过程教后记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旅游的经历,请大家交流一下,到过哪些名山大川,有

2、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适当点拨。(要求:既要有具体的旅游景点,又要阐发自己的感受。如果感受仅停留在山奇水异的美感上,教师可适当的引导,最好是从山水中感悟到一些“为人”、“为事”的道理。为解读文章铺垫。)大自然中的山水,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感也给我们带来灵感,今天让我们从诸子大家对山水的体悟中,学习为人为事的道理。二.从作品入手走进作者《诸子喻山水》中的十一则材料分别选自哪六部哲学著作?请同学对作品及相关作者的情况作简要介绍。1.孔子2.韩非子3.孟子4.管子5.老子6.孙子三.从词句入手走进文本1、请大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

3、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对个别有疑问的词作好标识。提示学生注意的字词:读音:乐(yào)、闻(wèn);通假字:必、厌、知、混混、尔、科、正;多义字:厌、覆、舍、尤、因、之等;活用词:圣、乐、耻、小等。2、指定学生对句子文意疏通,标识有疑问的句子,课堂上交流解决。从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跟上教学节奏,也可以减少解读哲理性文章常出现的沉闷气氛。有助于学生走入文本。积累文化、文学知识,同时为阅读文本作必要的准备。进行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是古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而疏通文意是文本研读的必经之路,这个

4、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方法上可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5对文意的疏通应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口译,教师作适当的点评。一.从技法入手揭示寓意。本文的主要写法在“喻”,从技法入手,抓住本、喻体的相似点,逐步揭示文章寓意,是一条不错的途径。对于文本的研读,以孔子《论语·雍也》作为切入口来设计教学,主要围绕两个大问题展开:1、孔子说“知者乐水”;智者为什么乐水?指导学生品读文本,分三个层次进行:(1)水有怎样的物态物性?(2)这些物态物性会引起你哪些生活联想?(注意与水的物态物性相似点)(3)智者为什么乐水?答:(1)水的常

5、态是“动”,“不舍昼夜”的动力来自于有“本”,方式是“避高趋下”“因地制流”“盈科而后进”;秉性为“利物不争”、“柔之克刚”;水的终极目标是海,能成海是因为“善下”“不择小助”等等。(2)生活联想:时光易逝,往事不再;“为事”要务本求实,循序而进,随机应变;为人应该心胸宽阔,名实相符,甘居人下,柔中有刚……(3)智者达于事理、周流无滞,其核心在“动”与水的物态物性相通,因而乐水。2、子曰:“仁者乐山”,指导学生整体品读文本,分三个层次进行:(1)诸子抓住山的哪些方面设喻?(2)联系生活实际你会有哪些思考?(注意与本体山的相似点)

6、(3)“仁者”为何“乐山”?答:(1)诸子以“为山”、“成其高”设喻。“为山”的成败在“吾往”、“吾止”;“成其高”的原因在“不立好恶”、“不辞土石”。(2)联系生活的思考:“为事”成败责任在己,要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为人”要反省自己宽容别人……(3)仁者安于义理厚重不迁,核心在这样的教学设计涉及的本文内容虽然并不周全,但是从各自独立的章节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来组织教学,也许更符合编者的意愿。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由山水生发的联想和思考,能提高学生进行多元化思维的兴趣。5“静”,与山的物性相融,因而

7、乐山长寿。一.从主旨入手作适当拓展。1、文中借助哪些特定的“人、事”来完成寓意的呈现的?文章主要选取了“为山”止、进,为君治国,为士治学,为兵形势等特设情境,来完成“为人、为事”的道理呈现,启示我们“为人”要省察自己,宽容别人,有为而不争;“为事”要务本求实,循序而进,坚持不懈,适时变通……2、从主旨方面作适当的拓展:此处提供两个方向:(1)诸子“为人、为事”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2)诸子“为人、为事”的现实意义。二.布置作业。节选诸子文章,让学生课外阅读。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为了发挥好例子的效果,必须作适当的拓展,或许有助于激

8、活学生陈积的知识、情感,或许有助于赋予传统文化知识新的活力。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