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和鸣教案.doc

八音和鸣教案.doc

ID:54062428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八音和鸣教案.doc_第1页
八音和鸣教案.doc_第2页
八音和鸣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音和鸣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音乐课教案——《八音和鸣》授课教师:李玉芳教学时间:2008年5月教学班级:初一、二班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学地点:七楼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乐器的制作材料和演奏形式,理解何为“八音”。认识常见的民族乐器及其名称、类别。2、能力目标:能认真听赏《将军令》、《紫竹调》,学会听辩二胡、笛子、唢呐和打击乐器的音色,哼唱音乐主题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的民族乐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重点:民族乐器的演奏形式,主要学习丝竹乐和吹打乐。教学难点:民族乐器演奏形式与乐器音色的听辩。教学过程

2、:   一课题导入:   1、提问式导入:2、知识点回顾(课件展示)。    3、谈话法引出本节课题及内容——板书课题“八音和鸣”。   二、“八音之乐”是根据我国古代乐器制作材料而划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视觉图像法—学生通过课件播放逐一认识“八音”的制作材料) 三、民族乐器种类及划分:(课件展示)课堂抢答:听一听、辩一辩(它们都属于哪类乐器)音乐律动法,在乐曲听辩中让学生抢答,加深对乐器音色的听辩记忆,提高听音能力。 四、听赏吹打乐《将军令》。    1、听赏全曲(提示学生带问题听赏)。思考:乐曲中应用了那些主要乐器演奏来表现该主题?     2、学生讨

3、论并交流。(讨论学习)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所演奏的乐器种类(教师引导,学生回答)。4、小结吹打乐的特点——“吹打震山河”。吹打乐多用号筒、大鼓等交替演奏,使得鼓号齐鸣,乐声大振,锣鼓喧天。善于表现宏大场面,喧染喜庆的节日气氛,音乐的鼓动和渲染力很强。五、听赏《紫竹调》。    1、分段听赏:2、思考:乐曲用了那些主要乐器在演奏?3、独奏与领奏的区别——教师讲解,课件实例播放。六、音乐主题学唱并用口琴吹奏:(1)教师范唱;(2)教师领唱,学生跟唱。(3)教师指导学生口琴吹奏。(4)低声部口琴吹奏,高声部唱谱(高低声交换)(5)学生口琴吹奏,教师电子琴伴奏。(6)旋律加花讲解:(

4、板书)主旋律(1—4小节);笛子演奏谱(1—4小节)对比。七、听赏全曲,加深记忆学生可随音乐哼唱、吹奏。(1)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对乐曲的感受。(2)小结丝竹乐的特点—“丝竹绘美景”。丝竹乐流传于我国的江苏、浙江一带,旋律轻盈、流畅、柔和、清新、优美富有江南优雅的色彩。(3)丝竹乐与吹管音乐特点比较(教师引导性讲解,学生比较)。八、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见识了许多中国的民族乐器,听赏了优秀的民族器乐曲,了解了吹打乐与江南丝竹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乐队演奏形式,领略了民族乐器的魅力。2、同学们用口琴吹奏丝竹乐《紫竹调》的主旋律,更能加深体会、理解该乐曲的特点和内涵。3

5、、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希望同学们能够首先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并努力传承、发扬光大把它推向世界。2008年5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