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内阅读.doc

文言文课内阅读.doc

ID:54324607

大小:6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15

文言文课内阅读.doc_第1页
文言文课内阅读.doc_第2页
文言文课内阅读.doc_第3页
文言文课内阅读.doc_第4页
文言文课内阅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课内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课内阅读〖知识要点及中考预测〗文言文阅读能力包括:⑴断句停顿;⑵分析常见虚词、关键实词、重点语句的意思;⑶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⑷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能从文体特点上进行分析。考查的重、难点是“整体感知文章(段)中心及内容”。阅读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一字一句的了解水平上,而应逐段分析,弄清段与段的关系;抓住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有些文章,不仅要细读课文,还应对作者的处境和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内容。中考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主要从四点入手:⑴把握文言虚词的能力;⑵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⑶翻译文言文语句;⑷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此外,还可考查诵读的基本能力。常见的考查题型中,既有认读、识记类,又有理解、运用、评析类。中考命题改革以来,阅读题的考查中主观题比重逐步加大,这一点值得重视。中考预测: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今后中考对文言知识的考查将会有一些变化:⑴主观题型增多,单纯的选择题减少;⑵整体感知文章(段)内容的题目增多;⑶所选文言语段逐步走向课外,或课内外结合,或单纯课外;⑷题目分量增大,会出现一些开放题;⑸根据新大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地在中考文言文测试中会相应降低难度,同时加大古诗文背诵默写试题的分量。〖精典试题分析〗例1:(湖北省仙桃市,2004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3、4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负势竞上(    ) (2)好鸟相鸣(    )2.下

4、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的“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D.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句子:翻译:4.文章理解。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

5、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返”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分析〗此题从对字、词、句、篇的理解方面综合考查了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第1题考查了对关键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须通读语段,结合语境释词,答案为:(1)凭依(或:凭借、依仗)(2)美丽(若答“友好”亦可)。第2题以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对主要文言虚词“者”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既要正确理解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又要调动积累,分别辨析源

6、于另四篇文章中的“者”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加以判断,正确选择。这类考查涉及面广,有一定难度,解答的关键在于熟悉课文,依照规律正确掌握文言虚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答案为A。第3题考查正确翻译语句的能力,虽是常考题型,但与以往的此类题相比,增加了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成分。解答时须按要求先写出句子然后再翻译,译时要做到三点:①抓住句中关键词语;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翻译;③以直译为主。本题答案为: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第4题以填空的形式从作者情感、态度,写景特征,文章

7、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是考查的重点。须整体感知全文,合理运用文中所提供的信息,联系写作背景作答。此题答案为: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千丈见底幽静(或: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皆生寒树。〖过关演练〗七年级上册: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8、问,是以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