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赞》导学案.doc

《长城赞》导学案.doc

ID:54411226

大小:1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6

《长城赞》导学案.doc_第1页
《长城赞》导学案.doc_第2页
《长城赞》导学案.doc_第3页
《长城赞》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城赞》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审核:教师寄语:会听、勤思、敢说、善问☆~☆~☆~☆~☆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长城赞》问题导读单——评价单雷文娟学习目标:知识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精炼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蕴,领会语句的含义。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学习作者从时间和空间描写长城的写作方法。过程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的阅读方法。品读重要语句,认真做好批注,写出你

2、的理解。反复朗读对联,体会对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特点。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长城悠久的历史及所凝聚的民族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重难点:理解精炼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蕴,领会语句的含义。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一下有关长城的相关资料。2、完成问题导读单—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预习步骤:一、掌握生字词:“五个二”和课后生字表。二、读课文不少于五遍:第一遍:标段落序号

3、,画出生字、词语,注音、组词。第二遍:(1)画出重点或优美的词语、句子,用“~~~~~”划出。(2)给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做批注。第三遍:(1)分段,概括段意,写在段落中间。(2)在课题上面写出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第四遍:(1)在课题上面写出写作特点。(2)设计板书。第五遍:(1)边读边在文中做简单的批注。(2)写摘录笔记。(好词好句、重点词句、优美段落、感悟。)(3)做预习单。三、完成预习检测:㈠基础检测:1、家长听写生字词并督促改错:(先在原词上改一遍,再在后面抄写三遍)听写生字词:改错三遍:㈠预习检测

4、:1.给画线的字注音。将帅吏卒黎庶百工巍峨瀚海长龙烽垛隘口锦绣峻岭血汗点缀2.多音字组词数将尽横4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审核:教师寄语:会听、勤思、敢说、善问☆~☆~☆~☆~☆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奔旋强垛3.把词语补充完整。将帅()()()()百工坚强()()聪明()()血汗()()()峨()碑长龙()()()峨()碑()带()珠江山()()起伏()()飞舞()()()()奇观()()峻岭()()荒原()()瀚海()()绝壁()()万里4.形近字组词历()帅()吏

5、()卒()庶()筑()厉()师()史()率()哲()巩()峻()隘()缀()壁()棉()勤()俊()溢()啜()璧()锦()勒()5、解释词语。黎庶:瀚海:点缀:隘口:㈡内容检测:六.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1.《长城赞》是一副,一副全面赞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请具体说明。2.上联从起笔,点明长城是。接着指出修筑长城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最后盛赞中华儿女的和及长城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4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审核:教师寄语:会听、勤思、敢说、善问☆~☆~☆~☆~☆

6、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下联从入笔,描绘长城的: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似,最后指出长城的地位。全联句式对仗;音韵,意境;内容;意义;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城赞》问题训练——评价单【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一:介绍对联的有关知识。问题二:课文上下联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城?问题三:探讨文章主题及写作。问题四:你还知道哪些名胜古迹前的对联,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4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审核:教师寄语:会听、勤思、敢说、

7、善问☆~☆~☆~☆~☆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对联,雅称,俗称,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对联的横批是对联的,在对联中起着的作用。二、拓展阅读:岳飞墓前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1.找出对联中的两组反义词:和和2、解释下列的词语:忠骨:铸:3.你一定知道岳飞的故事,请结合你所知道的分析一下这幅对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你还知道那些关于遗迹的对联,把它写出来。三、阅读训练: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

8、,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1.用“”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是把比作;把比作。2.这是对联的联部分,是从的角度来写的,写长城蜿蜒是万里,经历了和这些地方。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