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

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

ID:55039572

大小:12.4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6

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_第1页
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_第2页
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_第3页
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_第4页
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折线统计图-听课体会.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折线统计图》教学体会今天,聆听了金老师的《折线统计图》一课。虽也在外出听课中多次听过这个内容,但金老师今天的教学,感受很深,特别是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理解,新颖到位。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的一种新型的统计表达方式。如何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这一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推断”是这一课力求呈现的。本节课学生在金老师的引领下“从整体中感知,在比较中理解,在练习中体会意义”,处处体现了设计的智慧,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这一目标。从整体中感知折线统计图。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2、,而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图和结构特点上比较相似。因此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把条形统计图改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让学生领会到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而且给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新知识搭建了舞台。金老师一课的导入很新颖。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让学生对统计图有了一个整体感知回顾。从中引出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初步感知。在比较中理解折线统计图特点。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其实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体现,只是折线统计图更加直观、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

3、效地感知这一特点?金老师运用了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中一步一步深入,并从细节中感悟。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哪里是一样的?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哪里不一样?让学生一步步从纵轴、数轴、标题观察,到点与线上的关注。点表示什么?线表示什么?2001年——2002年那一段表示什么?(没有变化)哪些年的变化情况是一样的?怎样是变化大?怎样是变化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了有效的平台,面对问题,学生大多能够凭借思考交流,顺利发现折线统计图的另一个优点:通过折线的变化,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个环节学生的表现甚

4、是精彩。我个人觉得对于线表示什么,让学生在这些发现感悟以后再总结板书。在练习分析中体会统计意义。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并能根据统计得到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在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这个练习中,金老师出示了:“统计6名同学的成绩情况(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统计1名同学6个单元成绩情况(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统计1名同学四门功课的成绩情况(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通过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感受到两种不同统计图在反映数据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如果让学生理

5、解后能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理解会更加深刻。并如果再根据统计图结果,作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的练习,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和统计的意义。学时的培训,第一次听特级教师叶柱老师的课,他上的是四年级《折线统计图》。课并非如我原想的那样华丽,给我更多的感受是质朴,在引导学生猜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在猜测中回顾相应的统计图知识:纵轴、横轴、单位等。在看似不经意的提问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既有严谨的思想争鸣,又有轻松的交流互动,更有自主的体验与感悟,展现的是一种“大气而细腻、开放而扎实”的课堂风格。整节课紧

6、紧围绕着“识图、制图、析图”的逻辑展开,以多次的猜测、想像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与讨论,思路清晰,环节紧扣。 猜测一:出示缺少标题的身高条形统计图师:这可能是关于什么的统计图?为什么?生:身高统计图。师:你的身高是多少?你认为这是谁的身高?生:(大多数学生激动地说)姚明。师:(出示标题)完整读一读统计图我名称。你还见过其他的统计图吗?生: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师:能比划一下吗?(生边说边比划)猜测二:出示三幅折线图师:姚明的身高如果画成折线统计图,你认为可能是哪一幅?生:(手势选择)第二幅师:能说说第一幅反映的是什么情况?第三幅呢

7、?从哪里看出第二幅是正确的呢?生:线一直往上······师:除了看红说明是正确的,还有没有别的证据说明是正确的?······猜想三:出示第24届至30届奥运会中国金牌数条形统计图师:你能想像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样子吗?比划一下(生想像并比划)师:能画一画吗?(反馈时)师:怎么画的?做了哪两件事?(分析图)猜想四:分析折线统计图(丽丽跳绳前后心跳,教室内温度)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思维不断碰撞的情境中,刚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来了一个猜想。在猜想中,学生自主积极的思维被激活,在叶老师平实的提问中步步深入地研究折线统计图中点、线的作用,体

8、会折线图所具有的预测趋势的作用,在辨析中明白如何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合理预测······大师就是大师!叶老师的课堂几乎没有过多的情景,追求更多的是简约的课堂。简约而不简单,朴实中见智慧,从容中显实效。让我们看到了平实的课,让我们看到了符合学生实际有效的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