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论文.pdf

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论文.pdf

ID:55060741

大小:175.2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1页
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472‘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0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0na1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13N0v,22(31)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郭遂成,孙杰(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473058)[摘要】目的观察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化滞柔肝颗粒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以及ALT、AST、Tc、T

2、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AST、Tc、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多烯康胶丸和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化滞柔肝颗粒;多烯康胶丸;弹性酶肠溶片[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13)31—3472—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3、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多烯康胶丸0.6g饭前半小时服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NAFLD发病率用,3次/d,弹性酶肠溶片,600IU,饭前半小时服用3次/d。接近20%⋯,远远超过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滞柔肝颗粒(山东新时代率,现已成为欧美等国慢性肝病中的第一大病种。随着我药业有限公司,Z20090077)1袋(8g)开水冲服,3次/d,每服6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改变,我国患者d需停服1d或遵医嘱。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均低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

4、炎的第二大脂、低盐饮食,适量体育锻炼,戒酒,控制体质量,疗程结束后肝病。2010年6月一2叭2年12月笔者在应用多烯康胶丸评定疗效。和弹性酶肠溶片基础上加用化滞柔肝颗粒治疗NAFLD患者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6O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和血脂(TC、TG)水平的变化。1临床资料‘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测指标及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上述时期确诊的120例NAFLD患肝脏超声检查判定疗效J。显效:症状、体征消失,ALT、AST者,西医诊断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提出的正常,TG下降>t40%或TC下降≥20%,肝脏B超检

5、查示无脂NAFLD诊断标准,有肥胖和/或长期饮酒史,或有糖尿病病肪肝表现;有效:症状、体征好转,AIJT、AST下降≥50%且<史。主要症状为无力、腹胀、右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血清总75%,TG下降≥20%且<40%,TC下降≥10%且<20%,肝胆固醇(TC)≥6.2mmol/L或三酰甘油(TG)≥1.8mmol/L或脏B超检查示脂肪肝程度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两者均增高,B型超声或CT提示脂肪肝。中医诊断标准:脘ALT、AST下降<50%,TC、TG未达到有效标准者,肝脏B超闷不舒,倦怠乏力,时欲太息,恶心纳呆,腹胀矢气,胸胁刺痛,检查示脂肪肝程度无减轻。痛处固定不移,面色黯,

6、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涩。排除病毒1.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性肝炎、肝囊肿、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及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及不能按规定用药者。其中男72例,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48例;年龄28~66(37±4.21)岁。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2结果内均未接受任何治疗。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2.12组疗效比较2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组各60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性差异(P均<0.叭),见表1。vereacutepancreatitisc

7、ombined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J].WestIndianMedJ,2012,61(6):574—579ZhonghuaWaiKeZaZhi,2011,49(9):825—829[10]TianR,TanJT,WangRL,eta1.Theroleofintestinalmucosaoxida—[8]XiaL,QianKJ,ZengZG,eta1.Aclinicalstudyofe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