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

ID:55182143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1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_第1页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_第2页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_第3页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_第4页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1、教学背景分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语言平实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全文围绕着一张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开,介绍了拍摄当时的情况和照片发表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展示了贫困地区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对于现在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孩子极富教育意义。我们虽然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有些地方仍然是很穷的,离这个时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希望工程应运而生。“大眼睛”一是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二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本单元要培养学生在课文中了解背景,照片是怎么来的,从

2、课外查找有关的背景材料,希望工程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了解了相关背景后,再读3、4自然段,看这双大眼睛是怎样的大眼睛,学生就会体会到这双大眼睛背后所隐含的深意,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才能得以突破。2、整合思路在【激发情趣引出课题】这一环节中,课件出示(苏明娟的照片),引入新课。在【初读感知理清文脉】这一环节中,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读通、都顺课文理解重点字词,初步感知贫困地区儿童上学的不易。通过朗读找重点词语让学生了解“大眼睛”的特点。在【深入文本..个性阅读】这一环节

3、中,在品读大眼睛内涵时,指导学生自主读文,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来理解,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在课文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大眼睛的理解。从“渴望”和“忧郁”两个方面来解读大眼睛的深刻内涵。通过课件出示填空。补充句子让孩子们体会山里孩子们每天上学路途的艰难和遥远。出示重点段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课件播放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图像,努力创设情景,为学生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贫困山区孩子艰苦的生活环境、恶劣的学习条件,这些背景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时适当的引进多媒体,直

4、观形象,画面鲜活,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帮助学生走进课文。课件出示大眼睛的小女孩的图片,图上配文字“我要读书!”,加之教师的激情引说读,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深华。在【由点到面唤起共鸣】这一环节中我努力创设情景,为学生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由于地区差别太大,我们的孩子根本不理解贫穷,更无法感受到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担忧,以及他们与恶劣的环境所进行的斗争。贫困山区孩子艰苦的生活环境、恶劣的学习条件,这些背景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我们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时适当的引进多媒体,直观形象,画面鲜活,给学生以强烈的冲

5、击,帮助学生走进课文。通过课件展示不同层次的人都投入到希望工程的活动中,人们为贫困儿童作出的奉献,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在【畅谈体会拓展延伸】通过对大眼睛的学习,要唤起孩子们的爱心,以歌曲《爱的奉献》为底乐渲染气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3、【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动情朗读,深入感悟;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贫困

6、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4.【教学重点】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5.【教学难点】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6.【教学准备】「设备分析」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

7、接受知识。同时采用多样、灵活的手法,实现事物的大小、快慢、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学生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他们多彩的情感。在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时,教师可展示大量的贫困农村孩子艰苦现状的图片,并配以反映孩子们渴望读书的话语和唤起人们支持希望工程、奉献爱心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既让城里的孩子们了解农村孩子求学的艰难,又给他们心灵以强烈地震撼,激发他们备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受到教育的目的。并为突破“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引

8、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一教学难点,「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