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ID:555780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8

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1页
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2页
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3页
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4页
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2015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201年安徽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又是一年圆梦时,莘莘学子凌壮志。填涂写答夫如何?一人更比一人急!”每年的高考都会牵动人心,老师、父母及亲人少不了对学生的关心和各科试卷的议论。那么今年我省的英语试卷到底有何突破和创新呢?笔者第一时间将对这套试题进行评析。  我们知道: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侧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英语学科,更注重检测学生运用非母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

2、2011、2012两年的安徽英语卷,试题都立足于:考察基础,突出语篇,注重实际,强调运用,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今年的试题也不例外,而且更加突出了在语境中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听力题,单选的第22和2题,还有如完形填空材料中关于当今人们应该怎样看待学习语言的介绍,就需要考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应该说,本套试题信息量大,覆盖面广,题目设计的很灵活,在选材方面也体现出了实用性、时代感和思想性。并从侧面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也很到位。如阅读裂解A篇和任务型阅读材料的选取以及作的要求等。这是符合

3、现行教材的特点和改的精神,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试题中对新增词汇的考察在选择题和阅读材料中都有体现。一些题目的设计还突破传统做题的习惯定势,能够促进学生双向思维的发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因此可以说同去年相比,本套试题难易程度相当,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更有区分度。结合试卷,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察离不开对听力理解的考察,而听力理解的“好与坏”,不仅依赖于学生扎实的语言知识,而且还依赖于学生丰富的化知识,同时又受到各方面因素

4、的制约,例如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熟悉程度等。笔者参加了高考的监考工作,觉得本次听力的朗读,语音地道,清晰,语速较去年稍快但也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话题的选取也很生活化,如谈论业余爱好的偏向,生日礼物的选取,旅游度假的取舍等。稍有中等英语水平的考生都是能够准确地获取具体的事实性的信息,理解对话和独白的主旨要义,对所听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判断。其中材料3和7的两题设计,可以说是在实际情况下的全真对话,实用性极强,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听力理解不仅要注意对话双方的交流话题,还要注

5、意说话者的语言停顿和语气转折,特别要注意说话者间的语调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对方之意。例如(材料2)-关于but后的转折才是回答者的本意。今年的听力试题在这方面的设计很多,很能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第二部分:单项填空  单项填空主要是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所给的语境进行分析对比,灵活地运用英语基础知识。今年的试题对语法的考察灵活多样,不是为考语法而设计僵硬的题目,而是注重了在交际中去领会重点语法如一些关联词和从句的功能(交际题的考察比例明

6、显比往年要多)。年年高考试题都有一些比较新颖独特的设计题,今年也不例外,如22题(要注意干扰成分和防止习惯定势)和2题(要根据语境中答语选取正确答案)。今年单选忽略了往常对冠词及名词的考察,而着重考察了连词21题、介词22题,交际2、31、3题,词组26、30题,情态动词34,非谓语32题,从句29题,而且还考了倍数的表达法(33题),还考察了一道虚拟语气题(28题),但都不是很难。我想这样的设计应该是为了使试卷更具效度和信度。因为冠词和名词在单选中考察其实是不能很好体现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时

7、题目还有很大的争议,忽略一点应该是出题的一大进步。如果说本次单选有一定难度的话(其实较简单),那么它的难度在于题目设计的灵活性,挑战了学生传统的思维。这也使得本套试题有了很好的区分度。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举一反三等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可以拿高分的。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察。考生在语篇理解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中被抽出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填补,使流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词语辨析和词语搭配的能力。本次主要讲人们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不能盲目,更

8、不能半途而废。告诫人们在学习时要有目的,要有耐心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题材联系实际,就有一定教育和启发意义。在题目设计上,依然遵循了“突出语篇,强调理解”的命题原则。长度适中,基本上没有超纲的词汇。主要考察了名词的辨析及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单选中被忽略,但在完型中重点考察,这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中36、47两题很具有代表性,要求考生善于利用中的线索和暗示。由于逻辑性强,就要求考生要有一定的语篇理解能力,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说有一定的难度。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学生对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