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doc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doc

ID:55709047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6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1页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2页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3页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

2、是消化系统常见顽固疾病之一,属于中医“痞证”、“胃痛”、“胃肮病”范畴,该病病机受患者体质、环境、饮食等影响,且可能发生癌变,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升,癌变程度提高,因此,必须以有效治疗措施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率。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对36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经我院治疗的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5〜75岁,平均(48.23.2)岁;病程1〜20年,平均(4.22.1)年。对

3、照组:36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6~75岁,平均(487.63.1)岁;病程11个月〜19.5年,平均(3.91.9)年。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胃肮胀满、疼痛,伴有大便干结、消瘦乏力、口干舌燥、心烦,且舌体瘦小、舌暗红、舌苔薄而少,脉数细。胃镜征象为胃黏膜光滑、色红、薄、脆,分泌物少。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病变、癌变患者除外。1.3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1.3.1观察组治疗方法经多年临床试验,依据临床辩证分型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胃阳虚型、胃阴虚型和胃阴阳两虚型。

4、药方主要有炒白术12g、香附12g、茯苓12g、党参12g、槟榔12g、枳壳12g、鸡内金12g、白芍15g、麦芽15g、山楂15g、太子参15g、乌梅10g、砂仁10g、乌药10g、柴胡10g、甘草6g。以“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阳虚型患者,以“三酸汤"治疗胃阴虚型患者,以“益胃汤”治疗胃阴阳两虚型患者。饭前温服,每天2次。1月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1.3.2对照组治疗方法猴头菌片,3次/天,4片/次;枸椽酸莫沙必利分散片,3次/天,2片/次。1月为1疗程,3个月后观察疗效。1.4疗效评价标准以《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评价

5、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好转,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腺体消失或恢复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慢性萎缩性胃炎明显改善,腺体萎缩好转,胃黏膜变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或病理复查至少一项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是恶化,胃镜和病理检查无好转。总有效率二(治愈+显效+有效)/总数X100%o1.5统计学方法以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6、2%;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0%;且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不以反应。3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较为常见,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提升。其发病机制是不同原因造成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是萎缩性病变;实质是因胃黏膜上皮受损后,由于胃黏膜特的再生能力,使得黏膜发生改建,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同时,胃黏膜变薄。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痞证”、“胃痛”、“胃脱病”范畴,现阶段多以辨证分型论治进行治疗,中医治疗中主要通过健脾胃、补血气、通血化瘀、通气活血等方式来恢复胃的降浊功能

7、,从而使人体血流顺畅、气血充足。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人体长期气血两虚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所致,发病期较长,因此必须采用益气养阴方式进行治疗。我院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胃阳虚型、胃阴虚型和胃阴阳两虚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在以上药方中,党参具有生津补血、和牌胃、补中益气功能;白术有提升免疫力、健脾胃功能;“六君子汤”(党参、白术、炮姜、法半夏、茯苓、木香)有温阳健脾功能;“三酸汤”(党参、麦芽、乌梅、山楂等)有滋阴养胃、健脾功能;“益胃汤”(白术、链子、党参、山药等)可调理阴阳,健牌胃;因此将其运用到胃阳虚型、胃阴虚型和骨阴阳两虚型患者治疗中,可获得良好疗效

8、(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7.2%),且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总之,经我院研究表明,与西医治疗相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