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doc

ID:55819788

大小:8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8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蚂蚁课前预习:请参阅《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学目标: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3.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评价任务:1说说文章的作者怎样做到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的。2.说说作者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教学过程:导语:幸福这个词是什

2、么意思,你感觉幸福吗?请同学们说一说。下面我们一起聆听一则蚂蚁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师生进入课题)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①概述故事的大致情节,说一说故事中的蚂蚁幸福吗?其感觉幸福的原因在哪里?(幸福是因为找到一粒饼干屑。如文中说快乐的快要晕过去)再度阅读,细细研磨。②结合练习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学生交流)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

3、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蚂蚁的幸福是真正的幸福吗?你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有事货真价实的?(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作者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一粒饼干屑仅仅能填饱肚子,使它脱离一时的饥饿,在人类的眼中,这幸福实在是太渺小了,可这对一只蚂蚁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粒饼干屑如同沙漠中的人发现的一壶水一样重要,一样可贵。蚂蚁满足于一粒饼干屑,满足于眼前境遇的改观,所以它是幸福的,知足常乐的道理在这只蚂蚁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③文章末尾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

4、物”,想一想作者都感慨了什么?此处能不能用感动?(自由发言)明确:对生命的悲悯、同情,对自足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我生命的无奈,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等等。(学生交流)明确:从全文上看作者对蚂蚁毫无感动之情,而是一种怜悯和同情,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而由蚂蚁联想到人类自己。④作业设计: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其中的妙处。蚂蚁快乐的就要晕过去了。它谨慎的左顾右盼,义无反顾的对准一个方向前进。蚂蚁围绕……,远远的打量这个意外的战利品。教学反思:本节课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让学生体悟作者由蚂蚁引发的的对生命和幸福的思考,其主要是通过阅读、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来完成。二是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

5、的描写,其主要是让学生品味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从课堂实效上来看,学生对目标一的认识不够深刻,可能与学生的年龄阶段有关。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