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doc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doc

ID:56560000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8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项链课型:新授项链(2课时)一、课前预习1、利用网络或教辅资料了解莫泊桑和本文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2、给加点的字注音寒伧(hánchen)琐碎(suǒsuì)惊惶(huáng)惊骇(hài)自惭形秽(huì)惆怅(chóuchàng)面面相觑(qù)3、、解释下列词语寒伧:寒酸、破陋、不体面。琐碎:细小而繁多。仰慕:敬仰思慕。懊恼:心里别扭烦恼。惊骇:惊慌害怕。惆怅:伤感失意。惊惶失措:惊慌害怕,举动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别人。面面相觑:形容大家因惊惧或可奈何而互相望着,不说话。二、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课文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能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能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作品中的重点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三、评价任务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2、再次阅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部分。3、结合相关资料探究发生在玛蒂尔德身上一幕的原因。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

3、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这其中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板书课题项链2、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通过精巧的情节和心理及细节描写来透视玛蒂尔德的性格。(2)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和背景材料剖析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3、自主学习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并完成下列习题。(1)围绕项链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借项链用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识项链(2)这几件事推动了全文情节的发展,给我们展示了玛德尔德的“双重性格”4,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并用几个词语总结出来吗?A、爱慕虚荣,追求享乐一是集中体现在课文的第三、四两段,概括地说就是吃、穿、住、

4、用、情这五个梦想上(心理描写)。二是课文第二段也有。三是她在舞会上的沉迷与陶醉这一段落。B、善良、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勇敢、坚强、坚韧(1)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没有逃走,连欺骗对方的想法都没有。(2)坦然面对天文数字般的债务,勇敢地和丈夫担起应负的责任。(3)开始过与她的身份相符的下层妇女的生活,过着节俭而又艰辛的生活。以上内容集中体现在文本的第十页至第十一页,即“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细节描写:刷洗杯盘碗碟、用肥皂洗衣服、亲自提垃圾和水、讨价还价等C、热爱生活,追求美丽理由:玛蒂尔德很是美貌,穿好的、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是很多人的正常的梦

5、想,更何况她已经具备了在当时的法国妇女进入上层社会的基本条件:美丽、丰腴、温柔。4、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造成玛德尔德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个人原因:不切实际的、过分的爱慕虚荣,极力追求奢华的生活,贪图享乐。社会原因:当时法国社会弥漫的风气对玛蒂尔德产生了影响,即以金钱、地位、出身为价值取向,社会对妇女的不正确认识以美丽、丰腴、娇媚等为唯一评价标准。这主要体现在文本的第一至第二段。五、课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

6、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5.“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是:(C )   A.为能借到这样昂贵的项链而高兴得发抖   B.为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而兴奋得发抖   C.为急于用它打扮自己又担心不能如愿而激动得发抖   D.为好朋友这样信任自己而终于借项链而满意得发抖   6.文中的“迟疑”表现了玛蒂尔德借项链时什么样的心情?  (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  7.下面的句子表现玛蒂尔德什么样的心态?   “我只借这一件。” 

7、( 担心,唯恐对方不借。)  8.这部分文字写出了玛蒂尔德借项链过程的心理变化,这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发现项链时高兴  (2)开口借时的担心   (3)借到后的狂喜   9.这部分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  语言和动作描写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几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在通读文本的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的句子或词语,留意文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据此来分析人物形象,剖析人物悲剧产生的原因。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对玛德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正解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课堂气氛非常浓烈,而且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