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

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

ID:55855333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0

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_第4页
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孤独之旅》教案实验中学:韩敏一、教学目标:1.感受曹文轩诗意语文,品读文中美景。2.品读小说中环境、细节描写体会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品位孤独,感受孤独价值之美。二、教学重难点:1.跳读重点语段,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

2、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二)汇报预习成果可以是一个字的读音可以是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你读后的感受(三)跳读课文,关注小康画出文本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语或句子,并在旁边标注: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可相互合作)理解主人公的“孤独之旅”。(四)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1、无奈。 (屏显。)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前方》   杜小康就要离家了,请同学们

3、关注课文第1段,看看他离家的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并说说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齐读第1段,感受杜小康此刻的无奈之情。  2、恐慌。   (屏显。)“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曹文轩《前方》   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方”流浪。下面,请大家关注课文第二部分,也就是第2到27段,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天,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大家一起找出直接表明他的心理状态的词语。 师生交流相关语句体味杜小的恐慌。3、孤独(屏显)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曹文轩《前方》在杜小康的前方,到底出现了怎样的艰辛、危险呢?

4、教师引导的学生品味文中描写孤独的语句。研读暴风雨的片段,划出暴风雨描写的句子及暴风雨下的杜小康,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齐读暴风雨的片段。(屏显)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感动》(五)、体验与感悟你在成长的路上感受过孤独吗?孤独之后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的体验和感悟。(屏显)送几句名言,与大家共勉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 巴尔扎克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马里欧特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5、—怀特曼(六)写作训练1、读书贵在感悟和联想,而作品贵在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经历让人感动,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成长经历,试着把它写出来,让大家体味一下你的“孤独之旅”,看谁写得真实感人。     2、推荐阅读:《草房子》(七)总结附板书:孤独之旅曹文轩无奈恐慌孤独惊喜放鸭————————————————————下蛋离家路上芦荡前方成长之旅《孤独之旅》教学反思实验中学:韩敏《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

6、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孩子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因此我在教学时,通过品读课文,赏析语言理解“孤独”,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孤独”,体验主人公的孤独,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疼痛。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且洋溢着淡淡的诗意,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对文本、对孤独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收获还不少。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

7、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的。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