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导学案2.docx

《虽有嘉肴》导学案2.docx

ID:55932964

大小:34.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4

《虽有嘉肴》导学案2.docx_第1页
《虽有嘉肴》导学案2.docx_第2页
《虽有嘉肴》导学案2.docx_第3页
《虽有嘉肴》导学案2.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导学案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镇九年制学校文科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执教人:奥鹏课题:虽有嘉肴课时:2课时学案(第二课时)导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通假字)。2、熟读并背诵全文。3、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知道自己的学习。导入新课强化目标预习案预习任务:资料准备: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自主积累:将重点文言词汇摘抄至摘抄本上并加以记忆。自我感悟: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预习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大声诵读,把握节奏。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边读边结合资料

2、助读、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疏通文意,积累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词汇并尝试理解文章的内容。要了解文言文的常见句式,掌握文言句子的翻译原则。一、1、通假字《兑命》曰2、古今异义A、虽有至道B、不能知其旨也C、教然后知困D、教学相长也走进学生了解情况三、把你不懂的问题写在下面:探究案一、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温故知新1、“一个好汉三个帮”分小组比赛回顾上节课内容,此环节教师出示题目,先想到学生抢先写在黑板上。2、教师根据回答问题正确的多少,给予红星奖励。3、学生交流,加强记忆。四、师生共同学习新知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

3、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2、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五、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六、伙伴组比赛,红星奖励,课件出示通假字等题目。深入小组点拨指导五、学生总结六、布置作业和练习。训练案1.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的文章选集,是一部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与《》《》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解释等的问答,记述。2、《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

4、说明了的道理。3、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学学半古义:今义:5、默写并翻译全文。测评反馈及时矫正拓展延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典:主。)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尚书·兑命》篇

5、中说:“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布置作业强化要求盘点收获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板书设计设计要新颖直观(布置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