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doc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doc

ID:55996368

大小:44.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骨折: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环者,称为骨折2.脱位:关节遭受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3.石膏临界点:指石膏的硬化、定型阶段,一般需要10~20分钟。4.骨骺损伤是小儿和青少年骨骼发育停止以前的一种特殊损伤。5.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称骨折畸形愈合。6.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7.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

2、位并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8.弹性固定:脱位后,骨端位置改变,关节周围未撕裂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对脱位关节作被动运动时,虽有一定活动度,但存在弹性阻力,当除去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知识点1.小夹板最初记载在葛洪《肘后救卒方》。2.现存最早的骨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诸病源候论》对伤科学的描述,清创疗方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的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4.华佗的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施行

3、于剖腹手术、刮骨术,还创立了五禽戏,似今练功疗法,可运用于骨伤科疾病之康复。5.直接暴力引起骨折的特点:多为横断骨折火粉碎性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较严重;间接暴力引起骨折的特点:多在骨质较弱处造成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较轻。6.骨折的内因:年龄和健康状况;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状况;骨骼病变。外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筋肉牵拉;疲劳骨折。7.骨折的类型: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为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骨骺分离、压缩骨折。移位的方式: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

4、分离移位、旋转移位。8.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假关节活动)。9.小夹板固定的原理:a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b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c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操作步骤:以长骨骨折为例,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患者肢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夹板,并将所需用的固定器材均准备齐全,整复完毕后,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如需外敷药者将药膏摊平敷好,再将所需的压垫安放于适当的位置,用胶布贴牢。将棉垫或棉纸包裹于伤处,勿使其有皱褶,将夹板置于外层,排列均匀,板间距1~1.5cm为宜。板的两端勿超过棉垫骨折线最好位于夹板之中央

5、,由助手扶持板,术者依次捆扎系带,两端扎带距板端1~1.5cm为宜,防止滑脱。固定完毕后,如需附长板加固者,可置于小夹板的外层,医绷带缠绕;如需持续牵引者按牵引方法处理。10.石膏外固定的特点:塑形好、固定确实可靠、无弹性、不能随时调整松紧度、固定范围大。11.功能复位标准:a对线: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b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C长度: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下肢骨折缩短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自行矫正,成人则要求缩短移位不超过1cm。12.骨折的并发症:外伤性

6、休克、感染、内脏损伤、重要血管损伤、缺血性肌痉挛、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脂肪栓塞、坠积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及结石、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13.骨折的愈合过程就是“淤去、新生、骨合”的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14.骨折的三期用药代表方:a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用消於止痛药膏、清营退肿膏,内用活血止痛汤,大成汤。b中期,接骨续筋。外用接骨续筋药膏,内用续骨活血汤、桃红四物汤。C后期,舒筋活络,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外用万应膏,内用壮筋养血汤。1

7、5.骨折迟缓愈合的影响因素:固定不恰当、局部血供差、感染、感染伤口中有死骨或其他异物存在、过度牵引、骨折断端牵开的距离较大。16.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固定: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将棉垫3~4个放于骨折部的周围,短夹板放在内侧,若内收型骨折,大头垫应放在肱骨内上髁的上部;若外展型骨折,大头垫应顶住腋窝部并在成角突起处放一平垫,三块长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前、后、外侧,用三条扎带将夹板捆紧,然后用长布带绕过对侧腋下用棉花垫好打结。17.桡骨远端骨折分伸直型和屈曲型。体征:伸直型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想尺侧倾

8、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倾斜。屈曲型骨折远端向桡侧和掌侧移位,此类骨折较少见。18.肱骨干骨折的特点:a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b下1/3骨折发生断端分离c中下1/3骨折易发生愈合障碍。19.肱骨干骨折中下1/3如何移位:中1/3骨折时,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牵拉而向外、向前;远端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