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

ID:5610302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9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_第1页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_第2页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_第3页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_第4页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探究综述  摘要:以中国CNKI中新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并整理,对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内容梳理和分析,综述了国内网民新媒介素养的研究概貌,并提出了提高网民新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关键词:新媒介;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教育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16030引言随着Blog、Tag、SNS、RSS、Wiki等代表Web2.0新一代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核心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正在消失。数

2、字化生存下的网民必须不断提高其媒介素养,才能在这个知识时代的信息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1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文献研究概貌中国大陆学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截止到2013年10月,在CNKI以“新媒介素养”为主题共搜索出44篇文献,可以看出我国新媒介素养的研究还处于非常不成熟的时期。10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介素养研究在我国大致出现了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范畴:①针对特定群体的新媒介素养的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报告、现状研究等实证方面的探索;②对不同主体对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多角度探讨,早前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但目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

3、实践探索在对象上已开始多维扩散,关注的主体有泛众化趋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③对社会热点议题和事件中媒介素养教育视角的解读。研究学者从社会热点议题和事件中来解读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例如微博事件;④对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成果和经验的纵深借鉴与分析。由于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相对落后,尚处于“婴儿期”(Infancy)[1],研究者在追溯媒介素养教育三大模式的基础上,剖析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以及经验,指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受众的批判意识(critical10thinking),为正在兴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

4、育提供参考[2];⑤对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本土化改造与创建的探讨。有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建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遵循防御模式与建设性模式相结合、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树立全民素质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原则和理念[3]。还有学者认为,以大学先入为主,自上而下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发展路径上的现实选择[4];⑥从不同学科领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例如,王帆等[5]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传播学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媒介效果转到媒介使用,从传者本位转到受众本位,从单一的经验研究逐渐

5、发展到多元融合的文化研究、批判研究、认知心理研究等,从微观层面的行为研究拓展到多层面的认知心理、人际交流、群体影响、社会文化研究等[6]。目前,学术界开始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寻求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突破和创新。2相关概念内涵2.1新媒介内涵“新媒介”这个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recording)商品的计划,首次提出“新媒介”一词;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即继报刊、广播和

6、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随着媒体的新旧更替,出现了“第五媒体”的概念,它是传播学者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几种新闻媒体之后的一种新媒体的称谓。如今的手机已经成为“第五媒体”的代表。10李艺[7]认为,新媒体不能绝对替代旧媒体而存在。媒体的发展和擅变过程表现出“扬弃”的特点,新兴媒体总是继承旧媒体中富有生命力的成分。不适应社会发展,不符合传播要求的媒体将会在传播进程中逐渐衰退。因此,新媒介的发展在形态上是由传统媒介的相互联姻或与其它媒介结合而成,新媒介是一个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概念。2.2新媒介素养内涵媒介素养(MediaLite

7、racy)这个概念最先由英国学者ER·Leavis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于1933年提出,有80多年的历史[8]。新媒体(NewMedia)是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首次被提出的。如今,媒介素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经历了从最初了解认识媒介,到后来思考分析媒介,再到今天利用媒介参与社会生活,并创造传播信息的过程,形成了新媒介素养。国内学者宦成林[9]认为,新媒介素养是指在基于web2.0所构建的一个具有社会性、个性化和主体性特征的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学习者为融入和适应这种新环境所备的使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陈敬新[10]认为,新媒介素养需在原有

8、媒介素养的基础上,融入新媒介接触使用能力、批判取舍能力、互动交往能力和参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从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