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 丝竹流韵 第三课教案 苏教版.doc

六年级音乐上册 丝竹流韵 第三课教案 苏教版.doc

ID:56152817

大小:24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0

六年级音乐上册 丝竹流韵 第三课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 丝竹流韵 第三课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上册 丝竹流韵 第三课教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丝竹流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听:《外婆桥》、《姑苏风光》拓展:吴文化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外婆桥》,感受水乡孩子眼中家乡的变化,心中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2.通过欣赏《姑苏风光》,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教材分析:《姑苏风光》(大九连环.码头调):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一段,整套《大九连环》是用5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联结而成的民歌套曲,歌唱了江南名胜苏州一年12个月的美妙景致和风情民俗。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外婆桥》:1.全班齐唱《水乡歌儿多》,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

2、孩子的细腻、羞涩的性格。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水乡孩子还有什么样的特点?2.欣赏《外婆桥》,学生跟音乐轻唱,然后回答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水乡孩子活泼可爱的个性,以及去外婆家的迫切心情。3.跟音乐轻唱歌曲三、欣赏《姑苏风光》1.简介歌曲:2.初听歌曲,留心歌词的读音。说说歌曲赞美了什么?3.复听歌曲,轻声哼唱。四、拓展了解——吴文化教学随笔:2用心爱心专心1.跟音乐轻声演唱《姑苏风光》,说出曲名2.师:苏州是江南有名的古城,古代时称为“姑苏”,苏州一带地区称为“吴”,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这一带的传统文化——吴文化3.简介吴文化:物质层面——有

3、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美轮美奂的丝绸——苏锦,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文化层面——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4.在音乐声中,将图片与文字对应(写在作业纸上)五、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外婆桥》,感受到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欣赏了歌曲《姑苏风光》,感受了苏州方言独特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2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