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

ID:561936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_第1页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_第2页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_第3页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_第4页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新膀胱术导管护理不同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导管护理要点不同的比较,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为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讨论了术后导管护理不同并作比较。结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0例全部治愈。2例出现发热。发热几天后经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后治愈。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3例全部治愈。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经新膀胱功能锻炼后能自行解尿。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各种导管比较多。

2、左右输尿管支架、回肠膀胱引流管、回肠膀胱造瘘口等。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尿管的护理,膀胱功能的锻炼是手术护理的关键,生活质量有了保证。关键词: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式;术后导管护理7膀胱癌作为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可以存在于膀胱的各层组织。目前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我科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基础上开展了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利用无管化技术。由于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及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不但涉及泌尿系统,也牵涉到消化系统,所以在术后放置引流管比较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各种导管的护理重视起来

3、,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现将两种手术导管护理的不同作一下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前组3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41~71岁,平均(56±6.4)岁。后组:23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3例,年龄47~70岁,平均(57±5.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下腹部肿块等。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显示膀胱癌浸范肌层,无周围器官浸润及转移。1.2方法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手术。行全膀胱切除(自回盲部15cm处),取回肠15~20cm段,系膜,生理盐水、碘伏清洗后使其形成储尿囊作为新膀胱重建,将双侧输尿管与回肠膀胱进行抗

4、反流吻合,其内留置双侧输液支架管。将回肠膀胱自腹壁体外引出。形成回肠膀胱造瘘口,回肠膀胱内留回肠膀胱引流管。此造瘘作为永久性排尿口。将盆腔引流管放置于耻骨后并从腹壁引出。7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本项目还对膀胱重建术给予改进,我科应用无管化技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手术。行全膀胱切除。自回盲部15cm近侧,隔段50cm回肠段纵行剖开该段回肠,V示缝合,形成贮尿囊。在贮尿囊后顶部各戳一小口,将两侧输尿管施入在”新膀胱”上。将新膀胱放置原膀胱位置,将新膀胱与尿道口吻合留置20号双腔导尿管。此手术盆腔引流管放置于耻骨后由腹壁引出。而不留置输尿管支架及回肠膀胱引流管,不留腹壁尿

5、路造口,在新膀胱重建中,无管化技术操作不复杂,术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自行排尿,自身形象不会改变。2结果以上两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随诊6~12个月,经统计30例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学会对回肠膀胱造瘘口护理,学会使用膀胱造瘘袋,清理、更换,而23例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3w出现膀胱充盈感,并可以通过腹压排尿。手术3个月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未见吻合狭窄所致肾积水出现;4个月后均可以经尿道正常排尿,尿量达200ml以上,无感染、漏尿、失禁、出血等情况发生。3护理体会3.1心理护理7由于近年来广大人群普遍素质的提高,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了解

6、到关于癌症的相关信息,导致患者出现”谈癌色变”的情况。这是由于患者并没有完全、彻底的了解自身的病况,只是一知半解的认为癌症即为不治之症,这给许多患者带来了恐惧、抑郁、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所以在治疗前应当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介绍膀胱癌的相关特点并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告知终身携带回肠膀胱瘘袋的不方便,而后者告知患者恢复后还可由尿道口排尿,需要新膀胱功能锻炼,安慰患者使其配合治疗。对于抗拒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耐心解释,注视这些引流管作用,避免患者自行拔出或进行误操作导致感染等情况的发生。3.2术后导管护理3.2.1不同之处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导管多,

7、护理患者比较复杂,手术后患者终身携带造瘘袋,以下这些导管只出现在此手术中。3.2.1.1双侧输尿管支架护理:此管前者手术后出现,后者没有此管的护理,护理问题相对减少,双侧输尿管内的支架起到收集双侧肾脏尿液,减少膀胱压力并防止膀胱和输尿管吻合狭窄的作用,从腹壁处引出。此导管一旦脱落即难以重置,故需要牢固固定并妥善处理,防止脱落或引流不畅的情况出现。如果出现引流不畅的现象,应先自腹壁处逐渐挤压引流管,防止感染逆行。若有血块堵塞引流管,则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使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每天详细记录患者引流量,在术后2w实行造影,确认两侧输尿管通畅,吻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