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doc

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doc

ID:56263069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4

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doc_第1页
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下腰痛是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就医、住院、手术和工作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因下腰痛而支付的医疗费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费用高达500亿美元。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相关疾病乃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病症与来源,手术治疗曾在几十年间被推崇,但大多数病例只需非手术方法即可见效,而整骨推拿疗法是非手术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手术疗法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证明,治疗效果有待提高,治疗机制不甚清楚。为此本研究运用现代生物力学的手段对腰部推拿手法的治疗机制进行研究。本研究第一部分为应用生物

2、力学的方法,模拟不同腰部推拿手法,比较其腰椎内部的变化。研究方法为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MTS)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模拟斜扳手法、坐位旋转手法和牵扳手法三种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研究结果为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牵扳手法髓核内压力降低和轻度升高;三种手法在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有一位移,腰椎小关节内应力低于关节内骨折的限度。第二部分为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拟腰部推拿手法和腰椎牵引条件下腰椎内部结构变化。所采用的为方法使用ABAQUS6.1有限元软件建立腰椎L4、5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斜扳手法

3、、坐位旋转和牵扳手法以及腰椎牵引的条件。所得的结果为模拟手法作用时椎间盘内髓核内压力坐位旋转手法最高,牵扳手法最低为负值。三种手法小关节合力无明显差别;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外层纤维环应力最大,牵扳手法内层纤维环应力最大,三种手法在椎间盘的后外侧均有位移。对腰椎有限元模型加载不同的扭距,结果为随着作用扭距的增大以及旋转角度的加大,作用在小关节上的力量也加大。椎间盘内轴向有效应力加大,髓核内压力,纤维环的应力和应变增加。牵引下腰椎有限元模型髓核内压力下降;可将垂直位小关节应力解除;纤维环应力增加;椎间盘后外侧边缘和

4、中点均有位移。    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腿痛疾病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而好转,其中推拿手法是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国内学者虽然进行了一些生物力学的研究,但并没有完全阐明手法的作用机制。有关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学说,牵张性机制:当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椎间盘将神经根向后顶起,使得神经根的上下产生一定的张力,从而导致神经根病变,引起疼痛;压迫性机制:突出的椎间盘将神经根顶到狭窄的侧隐窝后壁上,产生挤压性压迫,造成患者的神经疼痛和神经症状。对于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时的压力,TakahashiK

5、.等进行了34例患者的术中测量,压力范围为7~256mmHg,平均为53mmHg。表明在椎间盘突出时活体的确有压迫神经根的证据。   笔者模拟不同的腰部推拿手法时,发现椎间盘与相邻的神经根有一个位移,出现位移后突出物不能将神经根向后顶起,去处了张力和对神经根的压力,解除了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粘连,从而解除了患者的症状。对于有椎管狭窄的患者,由于有压迫性机制的存在,手法治疗时,神经根无缓冲的空间,这可解释椎管狭窄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不同的旋转方向位移的方向也不同,腰椎旋前时,椎间盘相对神经根向前外方向滑移,

6、腰椎旋后时,椎间盘相对神经根向后内方向滑移,对临床上不同类型的椎间盘突出选择合适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三种手法的位移距离经统计分析没有明显的差异,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效果。对腰椎核内压的测量,国外学者在活体和尸体都进行了一定一些研究。但都是关于腰椎屈伸状态或不同负荷的研究,没有涉及的腰椎的旋转状态。从本实验的结果看,模拟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时,椎间盘髓核内压力均升高,不支持髓核还纳的观点,在应用这两种手法时,应选择好适应症,防止出现意外。三种手法中,牵扳手法由于有纵向的牵引力,模拟此手法作用时,髓核

7、内压略有下降或不变,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牵扳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时,较为安全。    关于腰椎旋转时小关节的作用的研究,UenoK和LiuYK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轴向旋转。当腰椎小关节完整时,施加的扭力距10%~40%通过小关节传送,并且角位移较小,扭转时旋转轴心后移,小关节有减轻椎间后部纤维环应力的作用。当上位椎体按顺时针方向扭转时,只是从下椎体到上椎体顺时针走向的纤维处于张力下,抗扭转的环状纤维只有50%,纤维环应力在外层侧最易受损,这与临床显然不符,因此在无小关节损伤时,扭转未必是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8、。至于小关节损伤后,附着在脊椎后部结构上的韧带可能在抗扭转中起更大的作用。KerinAJ等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观测关节软骨骨折的限度,发现关节软骨表层骨折开始应力范围为14~59Mpa,平均为35.7Mpa。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应用压敏片测量小关节内的应力,模拟不同手法时,各个对应腰椎小关节内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差异无显著性,但其最大应力小于14Mpa,腰椎小关节不会发生小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