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腮腺良性肿瘤.ppt

新腮腺良性肿瘤.ppt

ID:56374938

大小:5.07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6-14

新腮腺良性肿瘤.ppt_第1页
新腮腺良性肿瘤.ppt_第2页
新腮腺良性肿瘤.ppt_第3页
新腮腺良性肿瘤.ppt_第4页
新腮腺良性肿瘤.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腮腺良性肿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腮腺良性肿瘤Parotidbenigntumor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邓泽海课程纲要CourseOutline疾病概述Diseasedescription解剖回顾Anatomicreview症状体征Signsandsymptoms辅助检查SupplementaryExamination诊断分类Diagnosticclassification治疗Treatment随访Followup疾病概述Diseasedescription腮腺良性肿瘤(Parotidbenigntumor):指来源于腮腺腺体或腺

2、管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在颌面部比较常见,多见于浅叶,约占腮腺区肿瘤的75%本病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保护面神经不受损害,为公认标准发病原因:感染、环境及遗传因素解剖回顾Anatomicreview耳垂为中心的下颌后凹内,颈深筋膜浅层包绕以面神经为界将腺体分为深浅两叶(部),浅叶较大,覆盖于咀嚼肌后部的浅面;深叶较小上邻外耳道软骨,并绕下颌骨后缘向内延伸,紧邻咽旁间隙解剖回顾Anatomicreview腮腺应用外科解剖解剖回顾Anatomicreview腮腺导管颧弓下约1.5cm处自腺体前上部发出,走行于嚼肌肌

3、膜浅面的皮下组织内,在嚼肌前缘近于直角,向内穿颊肌开口于颊粘膜。导管的上下方有面神经的上下颊支伴行,是手术寻找面神经的标志。解剖回顾Anatomicreview面神经与腮腺关系分为三段:第一段指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到进入腮腺前的一段,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处进行。第二段在腮腺内。第三段为面神经五组分支从腮腺边缘走出,呈放射状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的一段。解剖回顾Anatomicreview腮腺淋巴结面部较大的淋巴结群,约20个左右。淋巴结分布:腮腺浅(腺外)和腮腺深(腺内)淋巴结。淋巴结引流至颈浅和颈深上淋巴结群。解剖回顾Anatom

4、icreview腮腺区血管、神经动脉:颞浅动脉和颌内动脉的分支。静脉: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与动脉伴行,在腮腺内合成面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感觉神经:耳颞耳大神经分泌神经:副交感神经-耳神经节,交感神经-颈动脉丛。症状体征Signsandsymptoms发现腮腺区无痛性肿物生长速度较慢,伴有炎症时出现疼痛肿物性质:质地常均匀、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面瘫(压迫面神经),一般不出现构音含糊、口咽侧壁隆起(肿物较大)腮腺周围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辅助检查SupplementaryExamination首选B型超声价廉、无创、可重复,可显示<1cm

5、病灶显示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和内部回声界限清楚、回声均质、后壁反射增强的声像图,恶性刚好相反初步定性辅助检查SupplementaryExaminationCT和MRI精确显示肿物大小、边界、质地及腺内腺外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特别适用于腮腺深叶病变组织表现为非常清楚的圆形肿块MRI:明确区分肿瘤和肌肉的界面此外,尚有腮腺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辅助检查SupplementaryExamination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确定肿物的性质(炎症、良性或恶性)定性诊断准确率:良性≥95%FNA的针头外径为0.6mm的细针,未见种

6、植性复发的报道忌做切取活检,以防瘤细胞种植结构呈多形性,可见肿瘤性的腺上皮及肿瘤性的肌上皮,这两种上皮构成双层管状结构,黏液样的区域中有肿瘤性的肌上皮细胞分布,同时可见软骨样的区域。诊断分类Diagnosticclassification诊断(Diagnostic)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病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ase1,男,67岁,发现左耳垂下肿物2年余,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耳垂下肿物,无明显疼痛及发热,无呼吸困难,讲话无声嘶,无消瘦。在当地门诊就诊,予抗炎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并逐渐加重。诊断分类Diagnostic

7、classification上皮来源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肌上皮瘤非上皮来源:血管瘤脂肪瘤淋巴管瘤神经性肿瘤等腮腺良性肿瘤分类诊断分类Diagnosticclassification常见腮腺良性肿瘤:临床特点位置囊变增强其他多形性腺瘤女性略多见多位于浅叶囊变位于边缘早期轻度强化或无强化,持续渐进性强化,延迟强化腺淋巴瘤吸烟有关,好发50岁以上男性多位于浅叶后部少数可囊变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变化不大,延迟强化迅速减退可多发,肿瘤周围可见卫星灶及贴边血管征基底细胞瘤60岁以上女性多位于深叶囊变位于中央实性部分动

8、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强化减退多单发肌上皮瘤9-85岁,4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位于浅叶大囊样的改变可见分叶状的强化结节及囊状、裂隙样不强化区治疗Treatment手术1.常规术式:单纯肿物剜出术(传统术式)面神经分支解剖+腮腺浅叶区域性切除或浅叶全切术面神经解剖+腮腺全切除术术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