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pdf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pdf

ID:56438365

大小:251.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pdf_第1页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通俗解释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这对概念建立联系是新会计准则出来以后的事情,账面价值的概念是会计上的概念,早就有,不希奇。计税基础是新概念。计税基础说白了就是税务上用以计税的收入或费用(强调计税用的资产和负债),是地地道道的税务收入和税务费用,我们知道,收入和费用由于会计和税务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天生就有差异,在它俩眼里,收入和费用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如,国债利息收入1000元,会计上是收入,税务上认为它不是收入,因为它免税,收入的账面价值是1000,计税基础是0,这就是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收入方面账面价值与计

2、税基础不同的地方还不算多。资产和费用方面就多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最典型的是折旧、摊销、提各种准备。以折旧为例:2008年12月购入资产100万元,双倍余额法5年折旧,残值不考虑,税务上按直线法5年折旧。2009年应提折旧:40万元,税务上承认提折旧:20万元,这就意味着有20万元折旧费税务上在2009年是不承认的(以后期间还是会承认),但站在2009年末这个时点上看,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了,会计上账面价值是100-40=60万元。计税基础是100-20=80万元。产生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之所以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是

3、由于多提了折旧,多计了折旧费,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可理解成会计多计了费用没得到税务上承认。而所谓的多计少计又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产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计。会计上认为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快,必须加速折旧,才能与收入配比,更好地体现权责发生制,这是会计法允许的,无可厚非,而税务上认为,加速折旧提前减少了税基,过早地多计了费用少交了税,所以它不承认,也无可厚非。如果税务上不承认,造成的结果是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使企业应交所得税数字加大,应交所得税数字加大后马上使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数字也随着加大,所得税费用数字一加大,企业的净利润就会减少,

4、净利润一减少,收入和费用就没有配比,所以最终结果是税务上打破了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为了不使税务上破坏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解决方法是:把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的差异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这样既满足了税务的计税需要也满足了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所得税会计就是这样应运而生。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为什么会这样,不就是会计上提了些费用税务上不承认吗。再如,应收账款提坏账准备,会计上是进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税务上没有,所以形成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开办费,会计上于生产经营的当年一家伙进了管理费用,账面价值在摊销的当年末就

5、一下子变为0,而税务上要分5年摊销,计税基础每年都有余额,到第5年才变为0,前4年都是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到这里可以看出,会计上进费用一个字:“快”,费用不能少计,体现的是谨慎原则、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税务上进费用则是另一个字:“慢”,体现的是实际发生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和不侵蚀国家税基原则。它们是矛盾的共同体。有了上面的铺垫,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也是这个道理。如销售产品提质保金,一般企业都会提,有销售就肯定会有维修,所以会提质保金,提了就进了销售费用,而税务上对这个销售费用不承认,它要等实际发生维修时才承认,不允许企业

6、乱提费用,侵蚀国家税基。提费用时会计上借:销售费用100万元(假定提100万元)贷:预计负债100,此时,负债的账面价值是100,税务上根本没有预计负债这个科目,连科目都没有,想想还会有计税基础吗,所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无论什么时候都是0,它永远也不会有余额,除非它承认会计上的预提费用。这就产生了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这一情况。归纳起来,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都是因费用、损失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而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一般是由于收入的原因引起的。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万元,会

7、计上计了收益,引起了资产的增加,体现的是权责发生制。税务上不核算这个东西,是会计上自作多情,自娱自乐,税务不跟会计唱这台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税务上没这个科目,在它的字典里没这个词。它的计税基础永远是0,如果会计上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会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这个局面的出现。难道税务上有收入也不想承认吗,送上门的收入也不要吗,不想企业多交税吗,不是的,税务上是等会计上处置这项资产的时候才承认这项收入。从这里可看出,税务上采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收付实现制,在计税方法里只有收付实现制,没有权责发生制,这是产生“会税差异”的根本原因。

8、它们俩各司其主,一个咬住权责发生制不放,一个咬住收付实现制不放,这就给所得税会计理论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得税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个“和事老”就闪亮登场了,它的任务就是解决时间性差异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