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doc

ID:56441390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贞观之治一、【学习目标】:快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1’)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理清唐朝前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分析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3、认识历史人物及其开明思想、政策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二、【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难点:怎样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三、【课前导学】请看书自学,将下列“知识提炼”中要求的知识点提炼出并填写在空白处。(8’)唐朝的建立:年,隋炀帝被杀,隋亡。同年,建立唐朝,定都。贞观是的年号吸取隋亡

2、教训,不过分措施①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合并唐太宗的统治②勤于政事,提倡节俭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重用、、等大结果:出现之治,经济,社会,国力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继续实行唐太宗、的政策人称她的统治为“、”四、【教学过程】(24’)1、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史料:”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问,这两段材料与什么人有关系?待学生答后,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2、教师

3、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3、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4、教师针对本节重难点知识提出如下问题,并做适当拓展。(5’)(1)唐朝的开国之君是,定都于,他就是;后来传位于李世民,他就是,年号。史称他的统治为。老师用课件展示《唐太宗》画像,出示小组探究问题: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帝王?(2)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人称她的统治,。老师出示《武则天》画像,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帝王?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

4、主要是因为什么?(3)通过上述问题的学习,你有何感想或启发?请小组讨论后交流。5、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①唐太宗有哪些治国思想?其来源是什么?②贞观之治局面是怎样出现的?五、【课堂小结】(2’)先请同学在小组内总结,后老师通过下列板书进行小结:启示:隋亡唐兴,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了局面女皇武则天,国号为,人称她的统治为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10’)(一)单选题1、从存在的时

5、间长短上隋朝与下列哪个朝代相同()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2、唐太宗时,犯颜直谏200次,流芳青史的最著名的谏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3、上题四人中属于唐太宗时任用的善断大事的宰相是()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开国之君B、都重视发展生产C、都提倡节俭D、在位时都出现繁荣景象5、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6、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的目的是()A、为减轻人民负担B、为加强中央集权C、为便于纳谏D

6、、为选拔贤才7、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8、下列措施与唐太宗无关的是()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B、合并州县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D、开凿大运河9、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名垂千古10、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吸取教训,轻徭薄赋,减轻负担B、唐太宗任用贤才,

7、虚心纳谏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D、人口大幅度增长七、【课后复习巩固】1、读下列材料:“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回答:(1)你能否说出”开元“、”贞观“分别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此话是对哪位人物统治的评价?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为什么说她的统治是“治宏贞观“?2、读材料回答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1)这两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

8、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3)材料三中的“镜子”指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第2课【老师的问题】(1)唐太宗的思想:不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大臣要廉洁奉公,减轻农民负担,戒奢从简,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来源于儒家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仁政“治国的思想(2)原因: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大臣要廉洁奉公③提倡节俭④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⑤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