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ID:56494854

大小:9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5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1.2垂线》导学案课题课时1审核班级单一型授课节次【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掌握垂线的性质2.自主、合作、交流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难点】垂线的画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2分钟)1.如图,若∠1=6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改变上图中∠1的大小,若∠1=90°,请画出这种图形,并求出此时∠2、∠3、∠4的大小。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5分钟)1.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_

2、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3.垂直的表示方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下图4.垂直的推理应用:(1)(2)∵AB⊥CD()∵∠1=90°()∴(垂线的定义)∴(垂线的判定)ABCD1ABCD15.垂直的生活应用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

3、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找一找:在你身边,还能发现哪些“垂直”的实例?6.垂线的画法:1.放2.靠3.移4.画线三、释疑点拨:(3分钟)垂线的画法: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3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4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四、训练提升:(20分钟)问题1:判断题.(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学法指导(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那

4、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问题2:(1)如图1,OA⊥OB,OD⊥OC,O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2)如图3,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O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问题3: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AB。已知∠BOD=45°,求∠COE的度数。五、课堂小结:(2分钟)垂直定义,表示方法,垂线的画法六、课后巩固:(3分钟)课后2-6题七、学习反思:练习题的形式复习上节内容,为垂线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自主完成自学内容,读书,讨论联系生活实际找出垂直的实际应用分

5、层练习,具有梯度,实现合作、探究知识纲领的形式完成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