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ID:56560491

大小:192.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6-28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本单元七篇古诗文均是经典名篇,又是中考必考篇目,因此具有重要地位。六篇文言文,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宗旨是共同的,即要求学生能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学习古文中精辟的论述方法,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首先,各篇应该逐字逐句的读懂,增强对古代汉语的感知能力,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

2、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再次,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最后,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本单元同时也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所以要重视复习与归类整理工作。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对特殊句式进行梳理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经过两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

3、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帮助梳理和共同探究。《曹刿论战》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文章就围绕曹刿论作战的道理,将重点放在曹刿“论”战略、战术和战后论述战争成败的原因上。因此全文对战争的过程没有一一展开,在论述中鲜明地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并以鲁庄公作为为衬托,通过二人针对战争问题的对话,生动阐明了战争中取胜的原则,就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抓准战机、谨慎从事。《邹忌讽齐王纳谏》刻画了邹忌这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

4、象,他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威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完全可以自行翻译,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孟子>.二章》中的两篇短文,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观点。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31用心爱心专心《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要求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话和性格特点,

5、从而能够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出师表》本文是上表陈说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全文以议论为主。同时文中诸葛亮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流露出他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教学时让学生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政治主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要求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能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人的心理活动,理解并归纳主旨。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单元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诵读,背诵本单元的经典课文和片段。2、能掌握古代汉语常

6、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能了解一些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4、掌握设喻、对比等论述道理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精彩简练、生动传神的叙述方式。5、学习古文化中关于纳谏除弊、舍生取义等方面的道理,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三、单元课时安排:(20课时)《曹刿论战》2课时《邹忌讽齐王纳谏》2课时《<孟子>.二章》3课时《愚公移山》2课时《出师表》3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课时《综合实践与探究》3课时(含作文)《诵读欣赏》1课时名著阅读3课时。一、曹刿论战31用心爱心专心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1.能对照注释,通过查阅工具书,通译全文,梳理和积累有关

7、的文言词汇和句式。2.了解并能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几点原因。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4.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5.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能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简要分析文章如何以“肉食者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的,体会运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效果。  ②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2.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胜负问题的论述。课时安排:两教时课前学习:查找有关齐鲁长勺之战和《左传》的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